香港《南华早报》揭示了一场发生在南海海域的奇特对抗。这场对抗没有震耳欲聋的炮火,没有战舰的钢铁碰撞,其核心主角,竟然是一辆看似普通的军用吉普车。就是这辆装备了特殊系统的车辆,成功制造出堪比一支庞大航母战斗队的虚假雷达信号,将远道而来的外国军机引入歧途,让其徒劳无功。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像军事科幻,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现代战争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电子战的现状与深远影响。
要理解这辆吉普车为何如此重要,我们首先得明白电子战是什么。简单来说,电子战就是敌我双方在电磁频谱这个看不见的战场上进行的搏斗。电磁频谱是无线电波、雷达波、通信信号等各种电磁波存在和传播的空间,现代军队的侦察、通信、指挥、武器引导都极度依赖它。
电子战的核心目标,就是想尽办法让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失灵,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电子攻击”,比如直接用反辐射导弹摧毁对方的雷达站,这是最狠的“硬杀伤”;二是“电子防护”,就是给自己重要的电子设备穿上“防弹衣”,防止被敌人干扰或破坏;第三就是这次事件中展现的“电子欺骗”与“干扰”,通过发射特定的电磁波,要么用强大的“噪音”盖过对方的信号,让其变成“聋子”和“瞎子”,要么就像变魔术一样,模拟出假的飞机、战舰信号,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这辆吉普车干的就是这第三种事,而且干得非常漂亮。
根据报道,这次立下大功的装备,是一款以国产“东风猛士”高机动性越野车为底盘的侦察干扰车。可别小看这辆车,它可谓是“小身材,大能量”。
首先,它非常灵活。基于吉普车底盘,它能快速部署到各种复杂地形,无论是沿海公路还是野外崎岖地带,都能迅速到位并展开作业。这种高机动性使得它难以被锁定和摧毁,生存能力很强。
其次,它的能力极其强大。报道称,其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密度是传统电子战系统的20倍,一台车的作用范围能抵得上过去的50套老式设备。这意味着它单枪匹马就能控制一大片区域的电磁权。更神奇的是,它能精确模拟出大型水面舰艇,比如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的雷达信号特征。在敌方雷达屏幕上,它就能“变”出一支足以以假乱真的舰队影子,而且这个“幻影”的有效作用距离据说能达到300海里以外。
此外,它的反应速度极快。准备时间只有旧式装备的五分之一,能够迅速响应战场变化,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在广袤的南海上空,一架外国先进侦察机正例行公事地进行巡逻,试图搜寻和监控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突然,它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令人兴奋的信号,特征分析显示,这很可能是一支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编队!这对侦察机来说无疑是条“大鱼”。它立刻调整航向,朝着信号源位置飞去,机组人员可能已经开始汇报发现重要目标。
然而,当它飞抵目标上空时,飞行员透过舷窗看到的,恐怕只有蔚蓝的海水和天空,所谓的“航母舰队”踪影全无。它苦苦追寻的,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由那辆隐藏在海岸某处的吉普车“编织”出来的电子幻影。这场精心策划的电子欺骗,不仅浪费了对方昂贵的飞行小时和精力,更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这一区域,电磁领域的主动权正在易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立功的装备很可能曾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中公开展示过。当时,信息作战模块的受阅车辆中,就有外形和功能描述与之高度相似的型号。这说明,解放军的先进电子战能力并非停留在实验室或试验场,而是已经成建制地列装部队,并形成了实战能力。电子战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是已经融入到解放军的作战体系之中,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一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