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一通来自荷兰的“求和”电话打到了中国商务部。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应约拨通了电话,联系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这通电话发生在荷兰政府“闪电抢厂”仅仅20天之后。

荷兰人曾与美国一起进行“芯片战”,企图直接夺取中资企业的控制权,却没料到最终“失算”。
荷兰“闪电抢厂”,美荷联手策划的“跨国掠夺”
荷兰这回的行为确实不太光彩。表面上,荷兰经济部急忙辩解,称这与美国无关,所谓的时机“纯属巧合”。但如果细看时间线,根本不是巧合,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跨国产业掠夺”。
首先,事情的起点来自美国的“剧本”。早在2024年,美国就将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了“实体清单”。到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50%穿透规则”,精准地将控制闻泰科技超50%股份的安世半导体列入管制范围。
这还没完。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在10月16日揭露了荷美之间的“沟通”。根据荷兰相关法院10月14日公开的文件显示,荷兰和美国曾就“穿透规则”展开过合作,并且美方还向荷方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的中方首席执行官的要求。

然后,荷兰开始动手。就在美国发布“50%规则”的第二天,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便引用了1952年冷战时期的一部《商品供应法》,以“国家安全”和“治理缺陷”为由,强行下达命令,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子公司的运营,冻结期为一年。
而就在荷兰政府行动的同时,安世半导体内部发生了“背叛”。10月1日,安世的三位外籍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德国籍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和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联手向荷兰法院提出了“紧急请求”,要求紧急干预。
荷兰法院随后快速做出裁决。10月7日,法院判决暂停中方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所有职务,并任命了一位外籍董事,赋予其“决定性投票权”,与此同时将安世的股份托管给指定人员。这一系列“政府指令、管理层响应、法庭裁决”的动作,直接导致了闻泰科技作为控股股东的地位名存实亡。闻泰科技因此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是“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
荷兰的“失算”:抢走“大脑”,却丢了“心脏”
荷兰为什么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非要夺走安世?答案很简单——安世半导体是一只下“金蛋”的“鹅”。作为一家拥有完整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能力的IDM半导体企业,安世在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领域占据领导地位,客户包括三星、苹果、特斯拉等顶尖企业。2024年,安世的收入达到147亿元人民币。
荷兰人以为只要控制了安世的总部,就能获得这只“黄金鹅”。安世的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荷兰政府借此通过法律控制安世的“知识产权”。同时,荷兰法院任命了外籍董事,企图割裂“法律所有权”和“事实经营权”,以便完全掌控安世。
但荷兰大错特错,忘了安世的“物流地图”。虽然安世总部在荷兰,但它的芯片生产是从德国汉堡工厂出发的,随后必须运往中国进行封装。安世在中国广东有一个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封装组装基地。这颗“中国心脏”对于安世至关重要。
首先,这里是营收的“心脏”。根据闻泰科技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中国。其次,这颗“中国心脏”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的“生命线”。安世的芯片供应对全球汽车制造至关重要。荷兰抢走了“大脑”,却没意识到“心脏”牢牢把握在中国手里。
2025年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中国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精准封锁了安世的供应链核心。这一举动使荷兰政府的“夺权行动”变成了“空中楼阁”。
“停产危机”!大众汽车告急,荷兰急忙“低头”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产生了效果。荷兰人刚控制的“安世总部”,迅速变成了“烫手山芋”。10月10日,荷兰的安世总部不得不向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发出通知,称因供应链中断,无法继续保证向汽车行业提供芯片。
这一消息引发了整个欧洲汽车行业的震动。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了紧急声明,表示“深切担忧”。虽然行业正在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由于认证和产能提升需要数月时间,安世芯片的库存只够支撑几周。如果局势持续,可能会导致汽车厂停产。
10月22日,德国政府也公开表示“担忧”,并称这可能会对德国汽车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随即发出警告,称将面临零部件短缺,可能不得不停产。大众汽车还开始与德国联邦就业局讨论为“数万名员工”提供“补贴休假”,这意味着“技术性裁员”的前兆。
荷兰政府从一场针对中资企业的“抢夺”行动,最终变成了欧洲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危机”。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感受到了压力,开始坐不住了。10月20日,他通过媒体透露,预计将在几天内与中国官员会面,讨论如何化解这场僵局。
10月21日,荷兰终于打来了“求和”电话。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进行了通话。中国方面敦促荷兰秉持契约精神,纠正错误做法。而荷兰方面则表示,双方就进一步措施进行了讨论,力求达成“建设性解决方案”。
荷兰政府以为通过“抢”安世半导体的“黄金鹅”,能够轻松获得利益,结果却发现这只“鹅”已经被中国牢牢把握住,最终不得不低头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