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储能电源行业还在为“效率突破 98%” 欢呼时,惠州市磁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磁极”)悄悄交出了一份更震撼的答卷——[145 千瓦 8 合一逆变电感磁路集成] 储能电源产品实测效率达99.05%。
这组打破储能电源行业认知的数据背后,不仅是磁性元件从“分立器件堆叠” 到 “磁路集成创新” 的关键跨越,更藏着磁极破解储能电源产品 “效率、体积、成本” 三重困局的核心密码,在一片内卷声中走出了一条技术破局之路。

8合一逆变电感储能电源产品图
如今的储能电源赛道,内卷早已不是新鲜事。储能电源行业客户的需求直白又苛刻:既要“效率再高一点”,又要 “体积再小一点”,还要 “成本再降一点”。
但传统方案始终难以平衡这三者—— 一台 145 千瓦储能电源,要硬生生塞进 8 个分立磁性元器件,铜铁材料堆砌得越多,能量损耗越大,体积越发臃肿,成本自然也居高不下。
“客户不是不要好的储能电源产品,是很难找到能平衡性能与成本的解决方案。” 正是精准捕捉到储能电源行业这一核心痛点,磁极下定决心啃下 “磁路集成” 这块硬骨头,8 合一磁路集成逆变电感的研发之路就此开启。
一、双料硬核突破,实现储能电源99.05%效率与体积减半
1.效率 99.05%:从 “理论上限” 到 “实测达标”
“以前行业内普遍认为 97%、98% 是储能电源效率的上限,现在我们用磁路集成产品的实测数据打破了这个认知。” 国家级电气工程高级工程师、磁极研发总经理海来布曲的话语中,满是技术突破后的底气。

磁极研发总经理海来布曲
他强调,这款8 合一磁路集成逆变电感光环下的储能电源产品达到 99.05% 效率,绝非实验室里的 “理想值”,而是在满载满功率运行工况下得出的真实结果——较行业常规的97%-98% 效率水平提升了 2-3个百分点。
效率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大的突破,核心在于磁极独创的 “8 合一磁路集成 + 特殊磁材 +恩特能源独创的智能自适应变频调制技术”组合拳。
磁路集成过程中最棘手的难题,便是磁通叠加带来的额外损耗。为攻克这一难关,研发团队专门定制了特殊磁材配方—— 不同于常规强磁体材料,这种定制磁材能精准抵消磁通叠加产生的能量损耗,再搭配磁短路优化设计,相当于给电源装上了“节能阀门”,最大限度锁住能量不浪费。
换算成实际收益更为直观:按 145 千瓦功率计算,相比传统方案,单台设备每小时就能减少约 2.9千瓦损耗,长期运行将为用户带来非常可观的节能收益。

145kW 八合一磁路集成逆变电感光环下的电源实测:满载效率99.05%
2.储能电源体积减半:从“多个分立”到“织密网”
传统方案里,8 个分立磁性元件不仅要单独设计安装位置,还得预留足够的散热间隙,很难提升整机功率密度。而磁极的 8 合一磁路集成方案,通过磁路重构,将 8 个器件的磁路整合为,能互通互抵的独立路径,就像“把零散的线织成一张紧密的网”。
这一创新不仅彻底消除了器件间的冗余空间,还简化了装配布线流程。最终,产品体积较传统方案直接缩减 50%—— 既从源头降低了储能电源产品模块的原料成本、运输成本,又因电站占地面积减少,帮用户省下了不少场地租金,真正实现了“高效、小巧、经济” 的三重价值。
二、不止“8合一”储能电源,瞄准第三代半导体
在磁性元件行业深耕多年,海来布曲深知一个道理:“今天的创新,可能明天就成了行业标配,只有提前布局,才能保持领先。” 8合一磁路集成逆变电感的成功只是起点,磁极的技术雷达已扫描至未来。
1.破解高频化难题
随着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在储能领域普及,电源系统开始向“高频化、小型化” 转型,但这也给磁元件出了新难题 —— 高频工况下,传统磁材的涡流损耗会大幅增加,直接拖慢电源效率。
第三代半导体让电源“跑得更快”,磁性元件必须跟得上节奏,否则就会成为系统升级的瓶颈。针对这一趋势,磁极通过研发抗宽频、低损耗的高性能磁材,优化磁路结构以应对高频工况下的新型技术难题,确保产品与碳化硅等新型器件的完美适配。这种前瞻性的技术调整,使其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2.“量产一代,储备五代”的研发哲学
“现在我们推向市场的磁路集成产品,属于第二代技术;但实际上,我们的研发已经迭代到第七代了。” 海来布曲总经理的这句话,揭开了磁极 “技术储备思维” 的核心 —— 不做 “一锤子买卖”,而是坚持 “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 的节奏,确保技术领先性。
目前,8 合一储能电源已量产,更高集成度的 12 合一、18 合一产品也已研发落地。这种未雨绸缪的技术储备,让磁极在行业变化中始终手握主动权。

八合一磁路集成逆变电感图/ 磁极
三、结语:以技术创新,驱动储能电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的储能电源行业,不少企业陷入“靠低价抢订单” 的恶性循环。当众多玩家在“价格战”的红海中挣扎时,磁极用“技术战”开辟了一片蓝海。
其“8合一”磁路集成方案证明,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用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储能电源产品“效率、体积、成本”三重困局。这不仅是单一产品的胜利,更为中国储能电源行业从“内卷”走向“价值竞争”,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未来,随着定制化、集成化成为主流,深耕磁电融合技术的磁极,有望持续为全球储能电源行业注入强劲的“中国智造”动力。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