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电路分析基础【半导体基础知识】
编辑团队:信息分社党支部
01
半导体基础知识
01
案例简介与教学目标
本部分内容处于整门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介绍了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传授层面
(1) 了解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杂质半导体的概念和特点。
(3) 掌握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2. 能力培养层面
(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3. 价值塑造层面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3) 激发学生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的热情。
02
案例教学设计
1. 教学方法
本部分内容从半导体的概念开始,逐层递进,重点讲述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包括N、P型半导体),最后导入PN结的内容。重点讲解杂质半导体、PN结的结构,使学生在物理材料层面,对模拟电路中常用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有基本认识。在讲解半导体材料、杂质半导体、PN结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 /
融入点
从半导体材料引出国内外关键半导体材料生产现状。
融入方式
举例: 为反制国外对我国半导体技术封锁,我国对半导体关键材料镓、锗进行出口管制,镓和锗是半导体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广泛应用于高端芯片、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镓和锗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用于生产芯片的高纯硅以前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大规模工业化提纯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现在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善,我国的电子级多晶硅开始实现量产,以后能够支撑起“中国芯”的腾飞。
2. 详细教案
教学内容
1) 半导体材料
(1) 物质的分类(按导电性)。
① 导体(导电性能好): 低价元素(如Cu、Al等)。
② 绝缘体(导电性能极差): 高价元素(如惰性气体)或高分子物质(如橡胶)。
③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四价元素(如Si、Ge等)。
(2) 本征半导体。
① 定义: 纯净的、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其结构如图3-2-1所示。
■ 图3-2-1本征半导体的结构
② 本征激发: 半导体在热激发下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对。
③ 复合: 自由电子与空穴相碰,同时消失。
④ 温度影响: 一定温度下,自由电子与空穴对的浓度一定。
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挣脱共价键的电子增多,自由电子与空穴对的浓度加大。
思政元素 /
融入点
从半导体掺杂工艺引出国内外芯片制造设备现状。
融入方式
举例: 光刻设备属于高精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为限制我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美、日、荷签订三方协议,封锁核心半导体设备材料对我国市场的供应。为保证国家安全,光刻设备的自主可控需求日益突出,促使我国加快光刻机国产化进程。目前,上海微电子可生产90nm及以上制程的光刻机,28nm的DUV光刻机已在研发和调试中,国产光刻机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通过上述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的热情。
2)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一定量的杂质元素,就形成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① 定义: 在本征半导体Si中,掺入五价杂质(磷、砷等,见图3-2-2),称之为N型(电子型)半导体。
■ 图3-2-2N型半导体
② 施主原子: 由于五价原子贡献出一个自由电子,因此称之为施主原子。施主原子因失去一个电子而成为正离子。
③ 导电性: N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掺入杂质越多,自由电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 图3-2-3P型半导体
(2) P型半导体。
① 定义: 在本征半导体Si中,掺入三价杂质(如硼、镓等,见图3-2-3),称之为P型(空穴型)半导体。
② 受主原子: 三价原子留下的空位容易吸收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杂质原子因此被称为受主原子。
③ 导电性: 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掺入杂质越多,空穴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3) 导电性可控。
杂质半导体主要靠多数载流子(多子)导电。掺入杂质越多,多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实现导电性可控。
思政元素 /
融入点
从PN结的形成引出团结协作、融入集体的重要性。
融入方式
举例: 单独的P型或者N型半导体的实际用处不大,但是二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具有单向导电性这一重要功能的PN结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团结协作并不是要求个人牺牲自我,而是像PN结中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一样,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保证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3) PN结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上,通过不同的掺杂工艺,其形成相邻的P型和N型半导体区,在接触区的界面处会形成PN结。
(1) PN结的形成。
① 扩散运动: 浓度差引起的多数载流子扩散运动(见图3-2-4)。
扩散运动使靠近接触面P区的空穴浓度降低、N区的自由电子浓度降低,产生内电场。
■ 图3-2-4载流子扩散运动
思政元素 /
融入点
从PN结的单向导电性引出抓住主要矛盾。
融入方式
举例: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并不是绝对的反向截止,会有漏电流的存在。从整体上看,漏电流很小,不会改变PN结的单向导电性。因此,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漏电流的影响。
无论是日常的学习、工作,还是在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全力找出、紧紧抓住、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
内电场阻止空穴从P区向N区、自由电子从N区向P区运动,从而阻止扩散运动的进行。
② 漂移运动: 内电场作用下少数载流子的定向运动(见图3-2-5)。
参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载流子数目相同。
■ 图3-2-5漂移运动
③ 总结: 浓度差→扩散运动→形成耗尽层(空间电荷区)→产生内电场→阻碍多子扩散,有助于少子漂移→动态平衡→形成PN结。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① 正向导通: PN结正向偏置→空间电荷区变窄→正向电阻很小(理想时为0)→正向电流较大→PN结导通(见图3-2-6)。
■ 图3-2-6单向导电性
② 反向截止: PN结反向偏置→空间电荷区变宽→反向电阻很大(理想时为∞)→反向电流(反向饱和电流)极小(理想时为0)→PN结截止。
③ 单向导电性: 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03
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模拟电子技术中核心器件三极管的构成材料,掌握掺入不同杂质构成的N型和P型半导体,以及这两种半导体的特性; 掌握PN的结构及特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在半导体技术发展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尤其是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半导体技术被美日欧“卡脖子”的情况下,更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的热情; 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抓住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祖国建设中。
02
参考书籍
教材中从哪些角度融入思政内容
本书聚焦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汇聚“电子信息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广大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的优秀成果,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1)案例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的教学案例中,深入挖掘并融入了思政元素。
(2)课程思政元素覆盖范围广:思政元素涵盖科学思维、分析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辩证观、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3)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巧妙: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课程教学中从不同方面无缝融入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