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I生成
调查启动本身就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以及国际贸易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财经》研究员 周源 吴俊宇
编辑|谢丽容
23家中国实体中13家属于集成电路类企业,3家来自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其他还包括航天遥感、量子、工业软件/工程软件、供应链与物流服务等领域。
9月13日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下称“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已注意到美国中国商务部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贸物流等领域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指出美方假借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霸凌主义之实,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他国发展权利之上,打压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破坏其他国家之间正常的商业往来,严重扭曲全球市场,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还质问道,9月14日起,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在当天同步发布两份公告。
第一份公告为中国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7号,公告称自2025年9月13起中国商务部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中国商务部公告并未直接点名所有涉案的美国公司。
第二份公告是中国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50号,称自2025年9月13日起,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公告称,中国商务部获得初步证据和信息显示,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规定的“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情形。
调查范围涉及美国政府2018年以来在集成电路领域,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材料、工具在内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应用场景等,对华采取的其他歧视性禁止、限制或类似措施对华的限制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国际经济法主任、中国法学会WTO(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刘敬东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中表示,反歧视调查制度是中国对外贸易法建立的一项新型贸易救济制度,旨在维护、遵行WTO“非歧视原则”、反制他国针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贸易措施,以此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贸易权利。
中国半导体协会随后公开发文支持中国商务部的两项调查,表示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国半导体协会赞成并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按照市场规则良性竞争,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
反倾销调查可能带来市场洗牌
反倾销调查是一项贸易救济措施,由一国政府根据其国内产业的申诉发起,旨在确定外国出口商是否以低于其在本国市场的正常价值或生产成本的价格(即“倾销”方式)向本国市场销售产品,并确定这种倾销行为是否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
中国商务部公告透露了此次反倾销调查的触发点:今年7月23日,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向中国商务部正式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调查对象是采用40纳米及以上工艺制程生产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公告详细列明了涉案产品的具体类别。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被调查模拟芯片不算最高端的模拟芯片,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最关键是数量巨大,并且基本上都能国产替代。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2023年5月,德州仪器曾因全面下调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引发市场关注。财联社当时报道中引用了一位模拟芯片高层的评价,称德州仪器“这次降价没有固定幅度和底线”。
某地方半导体协会资深人士向《财经》表示,2020年左右,某些国产模拟芯片一度进展不错,但由于进口模拟芯片凶猛降价,国产模拟芯片势头又停滞不前了。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9月13日答记者问中表示,此次反倾销调查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
GSC Potomac(Washington)国际贸易及供应链法律合伙人蒋兆康也表示,反倾销关税可被视为一种补偿性关税,如果适用合法,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认可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与有关国家近年以“紧急状态”等理由实施的、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所谓“单边关税”在法律本质上不同,“单边关税”更是一种掠夺性关税。
反倾销调查过程本身是复杂的。据蒋兆康介绍,反倾销调查最关键的是认定相关产品存在倾销(销售价格低于成本),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以及两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联,其中涉及调查三年左右的进口量、市场份额及价格变化以及对国内相关产品产业的影响,包括财务、盈利、就业、破产等情况。
无论终裁结果如何,多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认为,反倾销调查一经启动即利好国产模拟芯片。
据中国商务部公告,通常情况下,此次反倾销调查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但特殊情况下,可再延长6个月。这意味着, 从立案到终裁,相关美国企业及其在中国的客户将面临长12个到18个月的不确定性。在此期间,关于是否会征税、税率多高等关键问题悬而未决,这将成为影响供应链决策的一个重要变量。
尤其是模拟芯片具有独特的“长坡厚雪”特性:产品生命周期长,客户一旦选用,轻易不会更换,因此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黏性”。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等巨头正是凭借数十年建立的庞大产品库、深厚的客户关系和产品质量,构筑了极高的竞争壁垒。
反倾销调查像一把利刃,有可能切断这种“黏性”。中国下游厂商有可能重新评估其供应链,考虑国产替代方案。一旦本土芯片被设计进汽车、工业设备等长生命周期的产品中,即使未来关税取消,客户也很难再花费巨大的成本和时间换回原来的美国供应商。
不仅中国本土供应商,欧洲公司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以及日本公司如瑞萨电子也会在中国市场迎来新商机。
业内普遍认为,受反倾销调查影响可能最大的美国公司是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
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都属于全球模拟芯片巨头,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中国市场是其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财报显示,德州仪器2024年来自中国的收入约30亿美元,收入占比约19%。亚德诺半导体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约21亿美元,收入占比约23%。
上述芯片代理商高管预估,德州仪器在中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调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195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左右,预计2025年至2029年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1%。更为关键的是,受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驱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 (LeadLeo Research Institute) 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占比可能上升至43%。
反歧视调查对美国政府的反击力度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负责人就反歧视调查表示,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近年来对中国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做法涉嫌对华歧视,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遏制打压,不仅危害中国发展利益,还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此次反歧视调查的根本法律授权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其中,第七条确立了反制的基本原则,即“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十六条授权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即中国商务部)对外国的贸易行为展开调查;第三十七条则详细规定了调查可采取的方式,包括书面问卷、召开听证会、实地调查和委托调查等。
本次反歧视调查一个特点是,范围广泛,旨在将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对华科技政策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审查。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告,调查对象包括:
301调查及关税。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基于对中国301调查结果,已经或将要对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其他可能的禁止、限制或类似措施。
出口管制。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发布相关规则、发送通知函等方式,限制对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相关产品、制造设备等,限制“美国人”参与中国半导体项目。如2022年10月、2023年10月、2024年12月、2025年1月等发布的规则。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根据《芯片与科学法》及相关规则,限制相关企业和个人在中国相关领域开展经贸与投资活动等。
特定技术限制。2025年5月,美国政府发布新闻和指南,限制使用包括华为昇腾芯片在内的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限制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训练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等。
此外,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材料、工具在内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应用场景等,对中国采取的其他歧视性禁止、限制或类似措施也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这并非中国第一次发起反歧视调查。2024年9月,针对加拿大政府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的行为,中国商务部启动了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并于2025年3月裁定作出反歧视措施。
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琰和刘佳曦曾联名撰文,中国反歧视调查制度在规则层面展现了诸多制度突破。如创设性地采取了包括证据收集、歧视实质认定、损害量化评估、行业协商机制在内的四阶段调查程序,为“如何在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下落地开展国际反歧视调查措施”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构建了“歧视性行为—对等反制措施”法律逻辑,突破了传统贸易救济“事后补偿”模式的局限,为应对系统性歧视提供了法治工具和价值指引,有助于推动国际经贸规则的完善和发展。
不同于对加拿大政府的反歧视调查,公告显示,本次调查时间是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蒋兆康认为,时间这么短,可能为了中美进一步的谈判。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中国商务部发起的两起调查,不仅是对美国中国商务部再一次扩大对华制裁的反击,也能为正在举办的中美西班牙会谈增加谈判筹码,但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调查启动本身就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以及国际贸易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