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潮,A股存储芯片相关公司的盈利预期改善,股价一路高涨。存储芯片“超级周期”或已来临。
业内人士表示,这轮“超级周期”由AI驱动,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终端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本轮存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容。

近半年来,全球存储芯片的价格持续上涨。据媒体报道,近日,SK海力士与英伟达已就HBM4(第六代高带宽内存)供应完成谈判,价格较当前产品大幅提升50%。
据报道,SK海力士向英伟达供应的HBM4单价提升至约560美元,较目前供应的HBM3E价格(约370美元)大涨51.35%。此前业内预期SK海力士的HBM4单价约为500美元。据悉,这款HBM4将搭载于英伟达明年下半年发布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Rubin。
HBM是高带宽内存(High Bandwidth Memory)的英文缩写,在AI大模型浪潮推动下,数据中心对高容量、低功耗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而高带宽内存可以满足海量数据实时流转的需求,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核心硬件之一。
现在的HBM4已经是第六代产品,其拥有2048个数据传输通道(I/O),是HBM3E的两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各大原厂HBM产能释放,虽然预计2026年HBM3E可能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但新一代的HBM4具有技术门槛,仍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民生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受益于AI需求拉动,今年第四季度存储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长期以来,全球存储市场呈现寡头格局。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由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三家瓜分,市场份额分别为38.7%、32.7%和22%;NAND flash市场则由三星、海力士和铠侠主导,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32.9%、21.1%和13.5%。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大厂不仅为苹果等终端企业提供内存芯片,同时也掌握着全球存储市场的定价权。
近年来,AI的崛起使得原本稳定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从ChatGPT到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再到DeepSeek的火热,以及各公司自建的AI大模型,都需要用到AI服务器,直接推高了对HBM、DDR5等存储技术的需求。
根据美光科技的预测,每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和NAND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和3倍。
面对AI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内厂商在存储芯片领域正加速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长鑫存储、兆易创新(603986.SH)、澜起科技(688008.SH)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不断提升国产存储芯片的竞争力。
其中,兆易创新积极拓展产品布局与客户关系,该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今年新量产的DDR4 8Gb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进入第三季度销量已经与DDR4 4Gb基本相当。明年有望实现自研LPDDR4系列产品的量产,并着手规划LPDDR5小容量产品的研发;此外,兆易创新积极与TV客户、工业类(如电力)客户、AI相关应用(如服务器中电源管理模块、RAID卡等利基领域的应用)等客户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今年第三季度,澜起科技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子代持续迭代,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中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第二子代产品,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开始规模出货。
随着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头部企业已率先受益。其中,SK海力士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约170.9亿美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约为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而在A股市场,因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未上市,目前的存储产业链公司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江波龙(301308.SZ)、佰维存储(688525.SH)为代表的模组厂,从上游采购晶圆,进一步加工后出售;第二类是以香农芯创(300475.SZ)为代表的芯片代理商;第三类以澜起科技为代表,生产内存接口芯片。
其中,江波龙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7.9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6.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94.42%。澜起科技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24亿元,同比增长57.22%;归母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增长22.94%。澜起科技表示,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公司业绩实现稳定增长。
从股价表现来看,从9月初至今,存储芯片概念累计上涨超20%。个股方面,香农芯创(300475.SZ)累计上涨277.23%,江波龙累计上涨183.34%,佰维存储累计上涨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