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保证信号传输纯净度,又要维持电源稳定性。随着5G和AI芯片普及,四层板设计已从“连通电路”升级为“驾驭电磁能量”的系统工程。
层叠结构是基础:
对称层压是防变形的首道防线。非对称叠层(如TOP-0.2mm/GND-0.6mm/PWR-0.6mm/BOTTOM-0.2mm)在回流焊时会产生>0.3%的翘曲,导致BGA焊点开裂。理想结构需满足:
层序选择决定噪声隔离度。高频电路(如射频模块)优先采用 “信号-地-电-信号” 结构(方案A),地平面直接屏蔽电源噪声。大电流设备(电机驱动)改用 “信号-电-地-信号”(方案B),降低电源回路阻抗。
电源与地平面遵循什么?
电源分割需遵循“三区法则”。单电源层最多分割3个电压域(如3.3V/5V/12V),分割线宽度≥0.5mm防止爬电。关键技巧:
地平面完整性高于一切。地平面裂缝会使高速信号回流路径绕行,某千兆网口因地层开槽导致阻抗突变65Ω,引发信号反射。必须做到:
信号层怎么设计?
高速信号走线三原则:
敏感电路的隔离艺术:
热管理与EMC:
散热过孔阵列的双重使命:
铜箔载流与热阻的量化控制:
电流值最小线宽铜箔处理方案5A1.2mm外层1oz铜20A3.0mm局部2oz加厚50A8.0mm嵌入铜块+散热孔
特殊场景设计指南
56Gbps超高速链路:
高密度模块布局:
四层PCB的本质是在有限空间内构建电磁秩序。电源平面是能量的动脉,地平面是信号的根基,而精妙的层叠结构如同电路板的“脊椎”,支撑起高速与高密度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四层PCB结构、电源完整性、信号参考平面、叠层对称性、电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