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2025年9月16日,深圳一场题为“真彩视界:舒适亮度 智显本色”的圆桌论坛上,艾迈斯欧司朗首次面向中国市场全面展示了其OLED屏下光谱颜色传感技术,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智能手机与环境光的关系。
技术突破,让屏幕学会“感知环境”
智能手机的竞争正在从“参数竞争”转向“体验竞争”。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界面,其价值不再局限于分辨率、刷新率或对比度,而是如何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始终保持自然、舒适且一致的视觉效果。
DXOMARK的研究表明,色温自适应功能的表现差异直接影响用户对手机的整体满意度。TV莱茵则从护眼认证升级到智能护眼标准,将环境光管理纳入评价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艾迈斯欧司朗的突破在于,将一套精密的光谱传感系统完全嵌入OLED屏幕下方,在不牺牲屏占比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环境光的精准捕捉与智能响应。
而这主要得益于三大技术,一是,混合银滤光片,隔绝红外干扰。新一代传感器在晶圆级干涉滤光片上增加银涂层,将红外光抑制能力提升了10至1000倍。这意味着传感器所测量的光线更接近人眼实际感知,避免了来自阳光或手机自身红外发射器的干扰。
二是,光束整形技术,扩大视场角。通过特殊的光学扩散设计光学扩散片的设计,传感器有效补偿了COE屏幕的窄视角缺陷,使光线在不同入射角下都能被均匀接收,避免了因视角受限导致的亮度低估和色偏问题。
三是,动态散射补偿与高速采样。传感器可在50微秒内完成一次环境光采样,远快于传统传感器的数十毫秒。结合多段采样技术和动态算法,能够有效区分环境光与屏幕背向散射光,从而实现精准的光谱重构。
从参数竞争到体验竞争
如今,显示屏的竞争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次圆桌论坛上,香港理工大学魏敏晨教授指出:“科技带来更多问题,但也需回归感知本质。”色彩还原不是简单的技术参数堆叠,而是硬件、校准、算法和场景化调优的系统工程。
T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区域总经理刘喜强表示,环境光管理已成为显示评价体系的关键维度。最新认证标准要求设备具备准确的环境光感知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照度和色温动态调整屏幕显示。
DXOMARK的研究证实,色温自适应功能的表现差异直接影响用户对手机的整体满意度。摄影博主石新宇从创作者角度强调:“所见即所得是关键。”用户希望屏幕呈现的色彩与真实场景一致,而非过度渲染的“照骗”。
艾迈斯欧司朗的屏下光谱技术,通过精准的环境光感知,使屏幕能够动态调整白平衡和亮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保持视觉一致性,真正实现了从“参数领先”到“体验最优”的转变。
屏下光谱技术,定义下一代显示交互
这项技术的意义远超手机本身。艾迈斯欧司朗IOS事业部研发负责人Dalibor Stojkovic表示,该技术将拓展至笔记本、平板、车载显示和VR设备等领域,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未来的显示技术必须实现“所见即所得”(glass-to-glass)的一致性,即从拍摄到显示的全链路色彩管理。DXOMARK的产品市场总监Fabien Montagne指出,相机团队和显示团队需要更好协作,才能确保用户获得一致的视觉体验。
魏敏晨教授认为,理想的显示应该做到“视觉无形,体验有感”。这意味着显示技术将逐渐融入环境,成为用户无感知的智能服务,而非冰冷的参数指标。
目前,OLED屏下光谱传感技术已在苹果iPhone中应用,实现了相对精准的环境光捕捉与显示调节。安卓阵营的头部品牌也在积极跟进,预计未来1-2年内,高精度屏下光谱传感技术将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标配。
这场关于光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看待屏幕的方式——它不再只是一块玻璃,而是一扇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理解人性的智能视窗。艾迈斯欧司朗用光写下的答案很简单:最好的显示,是让你忘记屏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