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美科技博弈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你制裁,我反制,你打压,我反击,你来我往,火药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和以前不同的是,中国不再一味的忍让和退缩,而是善用自己手里的“牌”打回去!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欧洲接受采访时就承认了,对中国的制裁越狠,往往越伤害我们自己。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觉悟和认知,完全是因为自己尝到了这一“恶果”。中国的反制奏效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了95%,几乎形成了垄断,但现在呢?很可能直接归零。
当然了,英伟达不是个例,在美制裁下,越来越多的美企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市场份额暴跌,营收骤减。在英伟达之后,又一美芯巨头也应声倒下,它就是美存储芯片巨头美光!
就在最近,美光被爆,偷偷退出了中国数据中心GPU芯片业务。这项业务每年会给美光创造至少34亿美元的营收,可以说是一块“大肥肉”,3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光全球年营收的12%。
那么问题来了,美光为何会主动放弃呢?虽然美光将原因甩锅给了“安全审查”以及“关税”,但懂得都懂,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这一切都要源于中国的反制。
在美升级对华制裁后,中国也甩出了一张“稀土牌”进行反制。而根据规定,任何使用了中国稀土技术,在海外制造生产或含有稀土成分达到以及超 0.1% 的产品,出口的每一个订单,都需要报备且等待审批。
美光作为存储芯片巨头,它的生产根本离不开稀土。所以说,这条新规相当于卡住了美光的原材料“阀门”,结合美光之前就因为“不安全”被中国严格审查过,继续留在中国市场,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的手里,美光明显是不敢赌的。
但这还没完呢!除了美企之外,在中美芯战的升级影响下,很多站队美阵营的欧洲企业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荷兰ASML公司,这家被称之为“光刻机之王”的巨头,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压力。
稀土除了影响芯片外,对光刻机制造的影响也很大。比如一台光刻机,就想要多种中重稀土作为原材,以EUV光刻机为例,激光系统中所需要的抛光液,就必须要依赖“氧化镥”,而磁控系统中的永磁体则离不开“钕铁硼”,而这些关键性的原材料由谁供应?中国!
如果ASML公司无法从中国继续进口稀土,根据行业专家预估,ASML公司手里剩余的稀土存量,仅仅只能给撑8个星期,而且是上限。2个月的时间?一旦中国的审核流程拉长一点点,那么ASML公司就没法按时交付订单,更别说扩产计划了。
总的来说,中美芯片博弈短期内是不会结束的,但不同的是,过去美西方依靠技术优势,处处压制中国芯。但现在,中国芯加速追赶,缩小了技术差距,且开始亮牌了,谁输谁赢,结果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胜算并不低!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