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是中国企业吗?
主要技术是什么?未来发展如何?
与哪些车企合作?

德赛西威是中国企业吗?
德赛西威的发展历程可谓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缩影。公司前身为1986年7月成立的中德合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蜕变,公司在2010年更名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完成了从合资企业到本土企业的转变。

2017年年底,德赛西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正式登陆A股市场,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根据2025年10月的数据,德赛西威的总市值大约为664亿元人民币。在股权结构上,德赛西威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两者合计持股接近50%,构成了德赛西威稳定的股权基础。

此外,公司还有多个员工持股平台,如新余市威立德投资咨询合伙企业和新余市威立杰投资咨询合伙企业,分别持股3.21%和2.54%。

主要技术是什么?未来发展如何?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部分可以说齐头并进,尤其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车载的智能系统不再“害怕”耗电,德赛西威的崛起主要在于智能座舱,回顾十年前,中国汽车座舱市场规模尚不足50亿元;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达到1564亿元左右,甚至比2024年增长近300亿。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德赛西威表现抢眼。数据显示,该公司凭借62.07万套的座舱域控装机量,登顶国内市场,市占率15.2%,领先第二名的博世约6个百分点。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始于与理想汽车的深度合作。双方自2016年开启合作之旅;到2018年,在理想首款车型理想ONE上,德赛西威创造性地将仪表、中控、车控和副驾娱乐四块屏幕整合在一起,首次实现四屏联动,通过与高通的合作,量产了搭载高通820A芯片的座舱域控制器,也是如今智能座舱的雏形。

德赛西威从智能座舱走出来,目前也在投入智能驾驶领域,围绕高通8775芯片打造了舱驾一体解决方案,当前主流的方案是中端座舱芯片搭配入门级智驾芯片,比如8155搭配地平线J6E,而德赛西威的方案是单颗8775,直接驱动智驾和座舱,相比双芯片,外围件、散热以及线束的简化,整体成本下降大约20%,有望让高阶智驾在10-15万元区间车型中普及。

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是德赛西威布局的下一步,基于智能算法+域控平台+传感器系统的深度融合,在全球部署了12个研发机构。早期,德赛西威在智驾领域属于域控制器供应商,也就是智驾“盒子”供应商,但如今发展到传感器、底层软件、应用算法等,智驾算法层面,公司从2023年开始大力投入。

与哪些车企合作?
作为一家从智能座舱起步的公司,如今公司客户结构不断改善,日趋均衡。德赛西威的辅助驾驶域控产品已为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路特斯等车型提供配套支持。

2019年量产了融合环视与超声波的全自动泊车系统。2020年量产基于英伟达Xavier芯片的IPU03高算力域控制器,用在小鹏P7上,基于高通8620芯片打造的IPU13辅助驾驶域控制器用在风云A9L上。德赛西威的座舱智驾一体方案还处于量产前夕,并没有车企宣布合作,还没正式落地。在海外,德赛西威也有布局,与丰田、大众、Stellantis、本田等车企合作。

选车侦探观点:从中德合资企业,到一家主打智能座舱的本土企业,再到智驾硬件、软件和算法供应商,德赛西威在一部分市场占有率方面超过了国际品牌博世,主要的新技术舱驾一体方案等待落地,总体来看德赛西威的方案一直走在前沿,主要和新势力合作,大家知道这家幕后的企业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