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2025年,便携设备上搭载电子管放大器已经不再是个什么新鲜事儿了,甚至不论是在技术指标还是调音层面都已经实现了不小的突破,有厂家在便携设备的胆机上已经实现了超高的信噪比、素质层面与晶体管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换句话说,当你如今再去听什么C92、EA4这种旗舰级胆放时,即便是在电子管模式下,也具备顶级的硬素质表现和足够杂食的音色。低价位的便携胆机倒一直比较少见,凯音坚持更新了两代的N3系列,两台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器,但也一直都会有人觉得这类机器有些不够“纯粹”,比如有些用户并不在意这个机器的晶体管模式声音如何、甚至不需要提供这个切换功能,只想要最纯粹的胆味儿,当然,如果价格足够便宜,那就更好了。所以,当我听到XD05T这个型号的时候,我认为它填补了低价位大推力电子管解码耳放的一个空白、并且在功能设计与声音上都相当的纯粹,是一个能够让你体会到非常原汁原味的古董管风格的机器。
XD05T在我这里算是正儿八经做了一回长测,因为我早在年初就已经收到,当时韦工和我说是属于一个长期缺货的状态,我就没急着写,日常把它放在手边把玩、也在评测耳塞中出镜,作为一个大学时期就接触过大量乂度家机器的人来说,XD05T给我一种乂度回到了自己舒适区的感觉。如果你这两年关注过乂度的产品、尤其是便携类产品,你会发现他们现在愈发在往主流化的调音去倾斜,像Link2系列、Poke2、XD05Pro、XD05Bal CP等,即便是考虑到其中部分型号能够换运放所带来的可玩性,其实依然是比较典型的现代型大推力、高素质底子的声音,韵味也相对比较克制。而如果你像我一样接触乂度比较早,应该知道他们早期的很多单片机系统的小国砖声音韵味是非常好的,而且能够把各种难调教的DAC、运放芯片给做成自己想要的风格,但乂度近两年的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都会让我有点审美疲劳,包括市面上口碑颇好的XD05Pro我也很早就拿到了,但最后并没有写,因为它在声音的很多方面与XD05Bal CP是趋同的,作为一个评测者而言,我不太容易在写XD05Pro时输出更鲜明的观点、让大家获得更多主观音色层面的参考性,但不代表这个产品不好,它不仅好、性价比高的还有点离谱。而XD05T不一样,它其实一耳朵在素质上真的只能算是比较普通,但我刚听完便在展位上抬头和韦工说,这个机器我要写,记得给我发一台。
其实从外形和功能来说,XD05T和乂度家XD系列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设计语言也基本一致,作为一台解码耳放,它也保留了很多乂度家的特色功能,比如驱动力澎湃的Turbo增益、Bass调音开关以及非常精细的99级音量控制,能够保证低音量不偏音、而且滚轮的阻尼感也非常丝滑。
功能与拓展性方面,它的数字输入支持光线、同轴、USB、蓝牙(最高支持到LDAC、aptX LL),蓝牙信号优化也一如既往的好,同时它的3.5和4.4都支持输入与输出,既可以给它搭载独立耳放、也可以让它作为一台纯耳放来使用,虽然我并不推荐你这么做就是了。供电方面,机身标配了一个DC电源输入口和与信号输入独立开的一个USB供电口,并且可以在机身上切换是纯外部供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如果你想把它作为桌面场景固定使用,纯外部供电能够带来更稳定的声音表现、并对电池寿命起到保护。
XD05T的机身单端耳机口是6.35,在包装内也附赠了一个3.5转接头,配件里给了两根USB短线、一根长线,长线表面做了编织披覆来提升强度。驱动力方面,我觉得它几乎能够推任何类型的耳机,但这里指的是能推、而不是推好,或者所谓的推满,因为它本身是一台自身韵味浓郁的前端设备,不论推什么耳机都会变成自己的味道,所以对这个机器而言,你更多的只需要考虑音色是否符合个人口味、底噪问题,其他都不是你要担心的,这个很符合刻板印象中典型电子管放大器会具备的特性。而我平时手头的两个主力台式胆放,Allnic的HPA-5000XL与高登的GA10,反而都是更强调透明度、线条感的机器,包括凯音的HA300 MKII,都会有着更接近传统晶体管的风格。但XD05T,就是属于你刻板印象中的胆机是啥声儿、它听着就是啥声儿,优缺点也是如此,它的优势包括宽松绵密、人声甜润温暖,气息的延展非常好,基本上不怎么调耳机的类型与风格,入耳还是头戴都能够轻松撑起舒展的框架,但遇到一些低敏的平板会显得疲软一些,声音的动态和框架硬朗成都都有些不太够,包括细节可能会存在一些涂抹感,这些也算是电子管的“典型缺陷”,但这个机器的解码方案是有比较好的信息量支撑的,两颗9039Q2M可不是吃素的,这颗DAC本身提供的底子就比较硬朗和清晰、加上乂度的FPGA整形方案,非常吃得住一些素质的“劣化”,与电子管架构的搭配非常合适。但乂度在管子的选用上没有给出具体的型号,只是抽象地提了一句是60年代的电子管技术,大概率应该不是什么老的古董管库存,可能是老型号的现代复刻、但依然大幅度保留了早期版本的韵味,这里就不去深究了。
XD05T并没有电子管和晶体管放大的切换方案,意味它在任何工况下,电子管都是工作的,但这么小的体积内肯定不可能给你用上纯电子管架构,依然是常见的前胆后石方案,能够在32欧下提供到1.5W的输出功率,虽然乂度标注的测试条件是基于失真小于0.5%,但电子管放大器的失真特性和晶体管不太一样,它在接近满载的情况下声音依然是比较平顺、失真是偏线性的,所以很多时候在驱动一些难推的耳机、音箱时,反而是账面配置上功率更小的电子管放大器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力与声音细腻度,这就是因为在瞬时大功率的那种大动态场景下,晶体管可能更容易削波从而产生破音/疲软/单声道偏音等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Hiend级的纯后级电子管放大器只有几十瓦的输出功率,但能够拥有汹涌的动态与极为夸张的控制力。但以上也只是经验之谈,并不能代表所有型号,实际情况里需要具体型号具体分析。
即便在300欧负载下,XD05T也能够提供500mW以上的输出功率,所以它在驱动力方面能适应的头戴也很广,尤其是适配绝大部分的动圈耳机,哪怕我手里的大乌2也能推的有模有样、声音依然有足够好的框架,并且对胆味的释放非常充分且浓郁,不论是器乐的弥散感、泛音丰富性还是人声毛茸茸的气息细节,都很容易让我回忆起当年入烧时玩索尼松下爱华rio等老平头塞的感觉。而且在搭配的过程中,我倾向于既不给它搭配单纯的HUFI耳机、也不想给它配素质流的型号,像JVC FW1800、DITA Project71等本身素质与韵味结合的比较好的型号,能够在和XD05T的搭配中起到最大化的化学反应,既不会削弱XD05T表达的模拟味、也可以呈现出素质细节,但如果是推我手头NG天空之城、或者光辉这种高素质型的耳机,那么他呈现出来的声音落差感会更大、HUFI感也会更强,我觉得并不能够体会出太大的优势。
其实看到这里,喜欢XD05T的用户应该已经种草的差不多了,但说到不适合哪些人,首先我当然会劝退那些手持低灵敏度平板以及对底噪极为敏感、手持十几欧阻抗耳塞的用户,毕竟它的推力上限、底噪情况,就客观摆在这里,虽然标出来的信噪比达到了116dB,但实际的工作工况肯定是存在不小的衰减,大部分情况下耳塞发声只有1mW不到的功率,但如果你又喜欢它的风格、又介意底噪,那还是得自备阻抗棒。此外,另一个它的痛点在于续航,ECO模式下也就三四个小时的成绩(不过ECO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推力就够了,但有增益开高增益、有超高增益就开超高是很多用户的习惯),高档的话更是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说它是个电老虎也不夸张,毕竟前级放大部分完全是由电子管完成、负责功率输出的部分也是大电流型元件,低续航是意料之内的事,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
而在了解到这些缺点以后,你就会发现XD05T它那非常夸张的搭配包容性以及听什么都相当模拟的音色底子,它是目前你的2000多价位上能买到的唯一一台使用了电子管放大架构、且物尽其用、韵味浓厚、并同时能够保持一定信息量、推力、信噪比的机器,也非常符合复合乂度这个品牌给我的一贯印象,那就是能够在尽可能具备普适性的价位上提供最极致的产品力表现,XD055这个型号我个人很喜欢、且强力推荐,考虑到现阶段没有什么友商在这类产品上发力,因此不论针对新烧还是老烧,它可能在未来几年都是一台很难被替代的解码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