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初露锋芒时,德国《明镜》周刊就曾经发出警告:欧洲汽车工业正在深度感受来自东方的强电流。
事实上,要感受东方强电流的不止是欧洲,目前全球汽车市场都在注视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这其中尤以比亚迪表现突出。
8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各项核心指标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远超同期净利润;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财务状况愈发稳健。
这其中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引人关注,财报显示:今年前七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销量已超去年全年,照此速度全年很可能突破百万大关。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海外业务营收提升效果显著,金额达到1353.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5%,占比已达到总营收的36.5%。三分之一的营收来自海外,比亚迪多年的海外耕耘正在结出丰硕的果实。
与此同时,特斯拉由于种种问题的累积性爆发,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出现暴跌。
2025年7月,特斯拉在欧洲月销仅有8837辆,和去年同期相比暴跌40.2%,市场份额已经从去年同期的1.4%下降到0.8%。未来,随着美欧贸易摩擦力度的持续加大,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相较之下,比亚迪在欧洲市场7月销量同比激增225.3%,达到1.35万辆,以1.2%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特斯拉。充分体现了商业市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残酷逻辑。
然而,从产品力角度出发,即使没有贸易因素,靠着单一车型打天下的市场策略,近年来特斯拉在和比亚迪的对决中,也逐渐表现出式微趋势。
查阅数据可以发现,特斯拉今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18亿美元(约2980亿元)。而上半年,比亚迪总营收为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这是比亚迪首次半年营收超越特斯拉。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经济承压明显的背景下,比亚迪表现出更强的韧劲和发展潜力。
而放大到更大的行业范围,受贸易战因素影响全球头部车企半年报均呈现出“营收停滞、利润下滑”的特点,多家巨头净利润降幅均在30%以上。两相对比之下比亚迪的高增速更是难能可贵,这点从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应也能窥得一二。
今年3月,为加速全球布局,比亚迪曾经完成H股闪电配售56亿美元,据称这是全球汽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成功吸引了全球顶级投资者参与,认购订单多倍覆盖。比亚迪称这反应出全球投资者对比亚迪的坚定信心。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在多个区域市场,比亚迪都实现排名销量首位。在6月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表示海外市场价格稳定,对公司的盈利帮助很大,未来高端化和出海战略将是比亚迪的一个重要战略。
今年5月,比亚迪欧洲总部正式揭牌,这是集销售中枢、认证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这座耗资45亿美元的工业园体量庞大,光是塞格德整车基地的规划年产能就达到了30万辆,而平地而起的70% 本土供应链,则会充分降低未来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影响。
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比亚迪要的不仅是国际化,还有本地化,比亚迪在欧洲的业务远不止汽车销售。
目前,比亚迪国内的多座工厂以及泰国、巴西等海外工厂,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供应体系,而这套"区域定制+产业链移植"新模式也将对全球新能源市场树立起全新的标杆。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比亚迪高管李云飞向媒体表示,“东南亚、欧洲、中南美洲是比亚迪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市场。我们对未来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信心。”
事实上,整个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售实现了132%的同比增长。而且随着腾势D9等高端车型陆续登陆欧洲,相信年报数据也将会变得更加亮眼。
从财报中还可以看到,比亚迪半年研发投入达到了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远超同期净利润。熟悉比亚迪的人都知道这也是比亚迪的核心战略,研发投入转化为创新竞争力,依托持续的高额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2024年比亚迪研发总投入542亿元,同期吉利266亿,上汽218亿,理想110亿,长城104,比亚迪一己的研发投入几乎与后几家投资总和持平,A股研发之王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出身工程师的王传福在去年重庆汽车论坛上曾经表示,中国每年有1000万大学生毕业,这其中一部分会成为顶尖的研发资源,这是我们独有的人才资源优势。正因为有这些高端的研发人才,中国汽车才能够不断的创造技术神话。
巨额的研发投入也让比亚迪在技术上实现井喷,专利数量遥遥领先,在中汽信科权威发布的《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全球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以及《全球汽车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比亚迪都位居榜单榜首。
今年相继发布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等都给行业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持续不断的出现引领行业认知的技术,则推动着比亚迪汽车在市场上大杀四方。
有统计显示,十四年来,比亚迪在研发上的总投入超过了2100亿,接近十三万的工程师团队让王传福有底气喊出“未来每一场发布会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的口号。
当年,有多少人因为乔布斯想造一部完美手机的技术执着,而成为苹果粉丝,从而造就今天庞大的苹果手机帝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如此,品牌对于技术不懈追求,必定会传导为市场的巨大热情,就像乔布斯所言,创新科技的背后永远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