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公告显示,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特电子”)于近期获得创业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8.5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国内新型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高特电子正加快产能扩张,力求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在全球储能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下,储能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储能电站不仅关系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也被视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作为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BMS承担着对电池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诊断与管理的重要任务,直接决定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储能BMS市场逐步形成以第三方专业厂商为主的格局。据行业数据,2023年第三方厂商的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高特电子等独立厂商凭借技术专注度和广泛客户基础,在行业中占据优势。而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综合厂商则主要为自家储能系统提供配套产品,外部销售较少。随着储能行业加速扩张,具备全栈技术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龙头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龙头优势凸显,IPO助推长远布局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高特电子长期专注储能BMS研发,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侧大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以及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场景。根据《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高特电子储能BMS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保持行业前列。
技术创新是高特电子的立足之本。公司自主研发高精度SOC、SOH、SOE等状态参数算法,突破传统BMS在监测精度和效率上的限制。同时,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AFE信息采集芯片、双向主动均衡芯片,实现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逐步减少对国际厂商的依赖。这不仅强化了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为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
财务表现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6亿元、7.79亿元和9.19亿元,净利润为5375.27万元、8823.11万元和9842.36万元,保持稳健增长。随着下游储能需求的快速释放,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产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扩建自动化产线、自建SMT生产线,并逐步减少委外加工比例,进一步提升产能和生产效率。
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缺乏技术壁垒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领先厂商则将在标准制定和产业升级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凭借持续创新和市场积累,高特电子有望在全球储能产业链中占据更高地位。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