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11月8日,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创新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微专业、智能机器人微专业正式开班。微专业的开设既是学校响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为青年学子搭建起对接前沿科技,投身强国建设的成长平台。


立足国家战略,筑牢育人使命根基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人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保障国家科技安全的核心力量,国家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长春电子科技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前沿领域开设微专业,既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更彰显了为国家输送“懂技术、能实战、有情怀”复合型人才的责任与担当。微专业开班仪式现场,学校相关教师代表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教育科技产业人才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
聚焦产业前沿,构建实战育人体系
如何让课堂所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需要?汇博机器人教育培训部项目总监李娅琴从行业实践视角给出了清晰且务实的答案。微专业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科壁垒,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为核心载体,将鲜活的产业实践直接融入教学;同时聚焦科技前沿领域,让学生的学习轨迹与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PBL)模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项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落地实践全流程;“以实践深化对课堂知识理解”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企业工程师全程授课,带领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真正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零距离过渡。

开班仪式后同学们按基础分组投入学习,热烈的学习氛围中,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蜕变持续发生,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实践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
赋能青春成长,开辟成才新赛道
“原来我离工程师这么近!”完成小组任务的智能机器人微专业同学满脸成就感。“我的知识被‘盘活’了!”人工智能技术微专业同学的兴奋之言,道出了学子们的共同心声。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微专业课程通过“沉浸式教学+真实项目实战”的组合模式,整合学校、企业、行业学会三方优质资源,搭建“校-企-行”协同育人平台,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更为就业增加“硬核筹码”,为升学积累科技创新项目实践经历,让青年学子在专业学习中筑牢根基、锤炼本领,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技术骨干。(来源:长春电子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