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欢乐主场,靠老年人“续命”
创始人
2025-05-27 22:39:11
0

在娱乐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KTV?

那个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欢笑与泪水的地方,如今似乎正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十年间,7万家KTV门店悄然关闭,曾经被誉为“男人的快乐老家”的KTV,真的被年轻人彻底抛弃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KTV的世界,探寻它从辉煌到落寞的历程,以及在转型中寻得新生的可能。

KTV的辉煌岁月:暴利时代的疯狂

在过去的20年里,KTV行业几乎可以说是最暴利的行业之一。

走进一家KTV,包厢费随便开价,总有人愿意买单。

市场上一瓶3.1元的可乐,在KTV里能卖到38元;一厅5.1元的啤酒,更是能卖到48元。

这样的价格差异,让人不禁咋舌。而钱柜这样的行业巨头,一家店就曾创下过单日营收78万元的惊人记录。

在那个时代,KTV就是财富的代名词,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

然而,关于KTV的由来,却鲜有人知,这还得从一次爽约说起。

1971年,日本一家酒吧的伴奏乐手井上大佑,原本答应给一位歌手朋友伴奏。

但由于临时有事无法赴约,他便录了一盘伴奏带让人送过去,没想到,当晚的演出效果出奇地好。

这个小小的举动,在歌手界引起了轰动,纷纷来找井上大佑录制伴奏带。

井上大佑突发灵感,根据大家的需求做了一个小型伴奏机器,还能连接麦克风随时唱歌。

他把这个能随时唱歌的小机器取名为卡拉OK,本意是无人乐队,而这款卡拉OK,便是KTV的雏形。

卡拉OK的流行,让井上大佑看到了商机。

他干脆把卡拉OK长期放在了酒吧里,每天亲自驻唱。

有了音乐的烘托,酒吧更加热闹了,客人一边喝酒一边跟着唱歌,氛围上来了,待在酒吧的时间也变长了。

这间酒吧的生意也越来越火爆,经常到了凌晨一两点还没法打烊。

很快,卡拉OK也在周边国家流行了起来,亚洲人的夜晚从此因为卡拉OK而改变。

作为当时对日本流行文化接受度最高的地区,卡拉OK打入中国市场是从台湾先开始的。

80年代初,当地一位做音乐录像带生意的小老板刘英遇到了事业瓶颈。

他试着把MPV和刚刚流行起来的卡拉OK结合了起来,让客人可以在小包间里一边看MTV一边试唱。

收费形式上也从按歌曲数目收费改成按小时收费,这便是后来量贩KTV模式的雏形。

1989年,刘英的KTV在台湾正式挂牌,这个品牌就是后来在两岸三地大名鼎鼎的钱柜。

时间来到90年代,内地流行音乐已经迎来第一波高峰。

钱柜也抓住了这波风口,接连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启了第一家KTV。

此后,大量内地本土品牌也迅速崛起,并且占领了这些高线城市的大小商圈,靠麦霸经济学赚得盆满钵满。

KTV的落寞:从巅峰到衰败

不过,当时的大部分KTV都具有很强的商务社交属性,集酒吧、disco、卡拉OK于一体。

包厢内酒水、零食、水果,甚至歌手、乐队伴舞一应俱全,豪华的环境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早在1995年,北京一家卡拉OK的消费价格就已经高到令人诧异。

市面上2.1元一瓶的可乐在KTV里卖38元,3.1元一瓶的啤酒卖45元,果盘190元,还要另外加15%的服务费。

一个晚上下来,至少需要1000元以上。

搁到现在,可能会有人觉得价格还能接受,但是要知道,当时在北京的职工平均月工资是679元。

也就是说,消费一次卡拉OK需要普通老百姓将近两个月的工资。

直到千禧年之后,由于竞品暴增、内卷开始,KTV这个曾经的高端娱乐场所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

毫无疑问,KTV市场在这一时期享受到了巨大的时代红利。

吃饭、喝酒、唱K是当时人们一条龙的娱乐消遣方式。

那时候的KTV生意极其火爆,月营业收入能达到千万以上。有的人曾经夸下海口说,只要你敢投入几百万,就能在半年内回本。

然而,随着时代在推进,KTV行业面临着全面大洗牌。

2015年团购兴起,各大KTV之间打起了价格战,9.9元3小时、120元包通宵还送水果、白天50元不限时的活动到处都是。

所以当时的KTV成了很多学生党的天堂,能唱能玩还不贵,没有任何一个娱乐场所能比KTV更划算。

无论是遇到开心还是伤心的事儿,去KTV吼一嗓子,既能分享快乐,还能释放情绪,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对于KTV整个行业来说,价格战打破了原本平衡的生态。

越是定位于高端市场的KTV,越经不起价格战。

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工成本、装修成本、租金成本,在价格战下只会令KTV更加艰难。

因此,关店潮也从最有实力的钱柜、好乐迪开始打响了,截至2015年底,钱柜在全国门店只剩下三家。

随后,一些比较大的KTV品牌如好乐迪、好声音、KTV大歌星等也陆续关闭。

相比之下,一些做中低端市场的KTV反而有了生存空间。

但是也好景不长,2016年全国各地出现了迷你版的KTV,小小的如电话亭般大小的房间,在街边、酒店、商场、电影院遍地开花。

这种迷你KTV的收费标准大致为3到8元一首,60元左右1小时。

算下来并不比KTV便宜,但优势在于随时随地都能唱,吸引了不少利用碎片化时间唱歌的年轻人。

迷你KTV被当时的媒体称之为是一种孤独经济,成为年轻人宣泄情绪的出口。

然而,迷你KTV的弊端也很快显现了出来。曲库不全、音质欠佳、空间狭小、活动受限,透明玻璃房又缺少隐私性。

很多人表示因为新鲜感去体验一次就不会再去了。

可以说,KTV从大包厢到小包厢的转变并未见到巨大的成效。

KTV的困境:版权问题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而接下来关于版权的问题更是让传统KTV雪上加霜,2017年音集协开始大量起诉KTV要求征收版权费。

有人算过一笔账,按照50个包厢算,一年需要缴纳22万左右的版权费,对于一家小型KTV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令人无奈的是,即便交了版税,也未必能拿到所有的项目。

2018年将近6000多首歌曲因为版权纠纷消失在了KTV的曲库中,大大削弱了用户体验。

一边缴纳版权税,一边又得给客户团购价,KTV的利润越摊越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然而,KTV市场的衰落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受到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影响。

曾经是KTV消费主力的80后,大部分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除了工作就是带小孩,就算有时间也更喜欢去茶室喝茶闲聊,而不会选择吵吵闹闹的KTV。

至于90后呢,很多人表示现在去KTV主要是因为公司团建,但是也让人很不自在。

跟前辈们选的歌曲都有代沟,如果有领导在那,自己只能是角落里的陪衬了。

而对于目前更年轻一代的00后来说,不是对唱歌不感兴趣,但是传统KTV已经没法满足他们个性化、创新化的需求了。

有00后的网友表示KTV里的歌曲太过于老旧了,根本选不到自己喜欢的歌曲。

更让他感到不舒服的是,没轮到唱歌的人只顾自己玩手机,已经没有了以往互动的气氛。

如今的KTV似乎成为了一群人的孤独。

但事实上,社恐只是年轻人用于推辞的借口,在内心世界里也是渴望被人关注的。

因此,00后更喜欢在各类APP上唱歌,唱完之后还能收到很多陌生人的点赞评论。

而且随着年轻人娱乐方式的转变,已经出现了能够代替KTV的消费方式。

95后更愿意为沉浸式体验买单。

像剧本杀人均消费200块依然火爆,而KTV的包夜价跌破百元却依旧无人问津。

据调查数据显示,68%的年轻人认为KTV费钱又无聊,毕竟在短视频刷屏的时代,专注唱3个小时反而成了低效社交。

KTV的转型:多元化发展与老年市场的开拓

不过就目前看来,年轻人并非不喜欢唱歌,而是更追求一些个性化的元素。

如今的KTV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

不少KTV的包厢陈设从之前的豪华版改成了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元素,有温馨的、有城堡的、有复古的、有民国风的等等。

也有些KTV开始跨界经营,将桌球、餐饮、游戏、家庭影院、酒吧、剧本杀等跟唱歌融合在一起,提供一条龙服务。

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KTV的设备也从单一的MTV加麦克风转变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VR剧目、多屏互动、6D全息投影等智能化场景。

通过切换不同的主题,为消费者带去一场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

除此之外呢,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KTV除了迎合年轻人的品味外,老年市场将是未来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在KTV仅剩的门店当中,大部分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的团建圣地。

有KTV服务员称,每天早上十点开门前,门口就有很多老年人等候了。

开上一个包间,一直待到下午三四点才回家。

这些老年人的年龄大多在60到80岁之间,组队8到10人在白天包场,算下来人均只需要三十多块。

他们甚至已经成为了KTV的消费主力,而且相比起年轻人,老年人的需求更多。

在社交层面不在乎歌唱得好不好,主要在联络感情、有人陪伴。

而且对于KTV来说,老年人的消费时段也正好与年轻人夜晚的无缝衔接。

有不少的KTV门店已经开始推出了夕阳红卡,390元可以消费四次,每次6小时,引来了不少老年人办理。

曲库中也增加了许多符合老年人特质的年代歌曲,还允许自带酒水。

对于正在转型的KTV来说,服务于有钱有闲的老年群体不失为一条新的出路。

KTV的未来,何去何从?

虽然目前看来,KTV的衰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是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它永远不会过时,因此,KTV也不会消失。

不过随着时代的更替,KTV曾经的暴利经营模式已经不可能再延续下去了。

它需要转向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习惯的管理方式。

或许,就像失去了实用价值的老式唱片机依旧能找到收藏家一样,KTV也将成为某种怀旧文化的符号。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想起那些与亲朋好友在KTV里欢唱的时光时,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暖流。

而KTV,也将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娱乐方式的演变。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KTV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是继续沉沦还是涅槃重生?

这取决于它能否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与转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钛媒体

相关内容

博流智能取得集成电路版本控...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博流智能科...
2025-05-29 03:32:39
赛腾平成取得电路板安装治具...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赛腾平...
2025-05-29 03:32:38
股票行情快报:强达电路(3...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28日收盘,强达电路(301628...
2025-05-29 03:32:37
美亚光电董事郝先进增持20...
每经AI快讯,据深交所官网,2025年5月27日,美亚光电(SZ ...
2025-05-29 03:32:36
麦捷科技股价小幅回落 公司...
麦捷科技5月28日报收10.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8%。当...
2025-05-29 03:32:36
佳缘科技股价下跌1.59%...
截至2025年5月28日15时13分,佳缘科技股价报19.13元,...
2025-05-29 03:32:36
铿腾电子下跌5.04%,报...
5月29日,铿腾电子(CDNS)盘中下跌5.04%,截至01:45...
2025-05-29 03:32:35
湖南昌盛茂业取得电机控制电...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南昌盛茂...
2025-05-29 03:02:22
群创光电申请电子装置专利 ...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群创光电股...
2025-05-29 03:02:22

热门资讯

博流智能取得集成电路版本控制相...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集...
佳缘科技股价下跌1.59% 电... 截至2025年5月28日15时13分,佳缘科技股价报19.1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1元,跌幅1...
原创 俄... 好久没有说俄乌战场上的事了,说实在的,对于俄乌冲突,我最关注的不是什么和谈、停火,也不是什么谁输谁赢...
5月28日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发起式C(014855) 最新净值1.2065...
先锋精科股价下跌2.35% 产... 截至2025年5月28日15时,先锋精科股价报54.9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2元,跌幅2.35...
苏州固锝股价小幅下跌 公司拟投... 截至2025年5月28日收盘,苏州固锝股价报9.4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5%。当日成交量为89...
南京众谦微电子取得吸收式微波单... 金融界2025年5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众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旷达科技股价微涨0.19% 公... 截至2025年5月28日收盘,旷达科技股价报5.1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元,涨幅0.19%。...
记者谈U16国足绝杀沙特:感觉... 直播吧5月28日讯 2025年呼和浩特国际足球锦标赛,凭借着上半场何思凡挑射首开记录以及帅惟浩补时绝...
原创 中... 光天化日袭击普京“座驾”,乌军应该能料到,俄军的报复不会手软,最近几天,俄军展开了新一波的攻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