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在沪举行,60件典型案例脱颖而出,进一步展现了上海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成果。上海农商银行《电子证章赋能“零跑动”,营商服务再提速》荣获“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八年迭代更新“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作为上海国资金融机构,上海农商银行勇担社会责任,坚持客户中心,坚定数字转型,持续探索金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的指导下,该行率先将企业电子营业执照数字化载体与电子印章加密认证功能,创新应用于企业预约开户、银企对账、证照有效期更新、存款账户查询、“高效办成一件事”预约等金融服务场景,减轻客户在业务办理中流程繁杂、携带纸质材料等负担的同时,借助电子营业执照线上动态认证、业务授权和企业工商信息实时获取比对等手段,全面提升风控能力,构建了全流程、线上化的对公服务新模式。
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业务应用是上海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生动践行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服务宗旨,实现风控能力与服务能力“双提升”。
本次获奖案例既是上海农商银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实践,也是该行坚持主动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表现。未来,该行将始终坚持金融为民,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持续拓展“电子证章+金融服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深化数字金融与政务服务融合创新,为上海建设开放包容、智慧便捷的一流营商生态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本次案例征集活动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组织开展。自2024年9月启动征集以来,共征集到各类主体申报的440余件案例。经专家评审并报主管部门审定,遴选出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三个组别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以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来源:沪农商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刊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