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也敢对中国发起半导体“绞杀”,谁给的胆子?
观察者网报道称,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发出一纸禁令,其首次动用了《商品供应法》,以“荷兰及欧洲本土关键技术知识与能力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面临威胁”为由,对中国芯片企业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冻结一年。
更令人震惊的是,荷兰方面还要求立即暂停该企业CEO职务,部分外籍高管甚至试图迫使该企业转让股权。
(荷兰干预中资企业半导体运营,强行冻结其资产、知识产权一年)
这道命令无疑意味着荷兰正式对中国撕破假面,摆出一副“接管”企业的架势。
为此,有人猜测,荷兰之所以升级芯片战,全是为了美国。但荷兰第一时间撇清关系,强调此决定与美国无关。
但明眼人都知道,所谓商业监管行动,背后隐藏的是一场瞄准中国半导体发展的精心策划的围剿。
要知道,此次被“强制”接管的中企芯片企业并非普通企业。其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前身属于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发展至今,早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基础型晶片制造商之一,主要为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生产电脑芯片。
2019年,该企业以超过340亿元将其全资收购,创下中国半导体最大的跨境并购纪录;2024年,收入规模便达到147亿元人民币。
可想而知,荷兰的一纸冻结令,范围之广、限制之严,已远超常规风险管控范畴,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造成沉重一击。
(荷兰之所以对中资企业下手,一方面是为了向美国投诚,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对自身半导体实力的过度自信)
到这里一切远没有结束。
仔细审视这一事件的时间线,就会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巧合——在荷兰政府采取行动的前一天,美国政府刚刚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资芯片企业追加同等力度的出口管制。
《华尔街日报》获取的一份会议录音更揭示了内幕。该企业一名高管在与投资者通话时直言,荷兰政府的指令是以美国新规为借口,实则是为了夺取控制,很显然,荷兰经济事务部就是跟在美国政府身后的一只温顺绵羊。”
当然,荷兰之所以敢于对中资企业采取如此强硬措施,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其在光刻机领域的垄断地位。
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是荷兰的国宝级企业,也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供应商。所以,荷兰自信地认为,中国很可能为了继续购买ASML的光刻机,而不会对荷兰过分行为进行强硬反制。
(面对荷兰的举动,中国不是没有反制手段,稀土就是其一)
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其实已经明显了。
简单来说,在这场冲突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层不为人知的博弈——稀土战争。
作为世界上最为精密的设备之一,光刻机的制造离不开稀土,尤其是其控制系统和光学系统,需要大量稀土材料。没有稀土,别说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就是上一代的DUV光刻机也将面临难产。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不仅稀土储量领先,更掌握了先进的稀土冶炼提纯技术。
这说明,一日拿不到中国稀土,光刻机制造就会受到影响,ASML只能延迟乃至暂停向客户交货。对于荷兰而言,若执意对中企下黑手,那就是做好被反制的准备,到那时,稀土管控恐怕只是个开始。
试想,就连美国都扛不住这道反制,那小小的荷兰能吗?
古语有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荷兰的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也必将反噬自身利益。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说,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