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4日 11:03,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1.10%。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科飞测领涨4.14%,天岳先进上涨3.33%,联动科技上涨2.73%;神工股份领跌9.16%,康强电子下跌8.39%,雅克科技下跌7.19%。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下跌1.06%,最新报价2.1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1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3月累计上涨41.86%。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6.23%,成交2549.04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1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月日均成交6313.94万元。
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43.1%;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95.1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8亿元,同比增长约四成。
消息方面,荷兰宣布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全面扩大限制范围。这一比预期提前半年的管制升级不仅将DUV设备出口限制从7纳米下调至14纳米,还将ASML的1970i、1980i等中阶机型纳入许可证管理,审批周期延长至90天。此外,测量检测设备和计算光刻软件等配套技术也受到严格管制。
华龙证券表示,技术限制加码,自主可控提速,半导体设备进入“攻坚与放量”并行的新阶段。这种“釜底抽薪”式的限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和确定性。叠加存储涨价,存储厂商加速扩展,设备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东海证券认为,10月份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改善,PC、平板保持小幅增长,TWS耳机、可穿戴腕式设备、智能家居快速增长,AI服务器保持高速增长,需求在11月或将继续复苏。供给端看,尽管短期供给仍相对充裕,企业库存水位较高,但已出现下降趋势,同时整体价格涨幅扩大,预计11月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当前全球AI算力投入仍在大幅增长,存储结构性缺货局面仍在持续。短期内外部政策下,部分依赖美国进口的产业成本高升,长期来看,半导体国产化有望继续加速。
资金流入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资金净流出967.52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540.41万元。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从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半导体核心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拓荆科技、长川科技、华海清科、南大光电、中科飞测,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04%。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