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台湾网消息,当全球目光聚焦中美关税交锋之际,台湾当局突然在背后亮出刀锋。今年6月10日,超过600家实体被悄然纳入其"出口管制名单",华为与中芯国际这两家大陆半导体领域的旗舰企业赫然在列。更令人警觉的是,华为位于日本、俄罗斯和德国的多家海外子公司同样遭到围堵。岛内规定自此筑起高墙:任何台湾厂商向名单内实体供货,必须获得当局层层审批。这绝非临时起意——民进党代表沈伯洋去年就曾在所谓“立法机构”鼓动此事,台所谓“经济部门”则耗时三个月"精心"筹备。
讽刺的是,台湾经济命脉早已与大陆紧密相连。2024年数据如冷水浇头:大陆及香港占据台湾出口总额的31.7%,高达1506.19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独占六成江山。岛内分析师疾呼警告:超过30家台企长期为华为供货,年交易额突破数百亿新台币。这种自断财路的行径,被网友一针见血嘲讽为"自己挖洞埋自己"。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绞杀中国半导体时,台当局竟主动递上绳索,不惜牺牲本土企业利益向华盛顿"纳投名状"。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然而大陆的反制精准而迅猛。7月9日,商务部公告如雷霆落下,将汉翔航空工业、台船国际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严正声明:这是对赖清德当局"倚外谋独""以武谋独"及部分台企助纣为虐的必然惩罚。这些企业深度参与军工制造,为民进党"以武谋独"提供着关键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四个月大陆输台商品中,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潜在两用物项占比近半,而航材与特种合金等军民两用产品各占约8%。制裁利刃直击台湾产业七寸。
稀土这张王牌更是牵动全局。大陆每年输台约6000吨稀土资源,一旦切断供给,台湾军工产能将遭遇心脏停搏,半导体产业也将陷入窒息状态。更深远的是,台湾芯片生产若因此动荡,全球科技产业链都将遭受海啸冲击。商务部公告中那句"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出口"的表述,实为意味深长的喊话:想要稀土?请坐到谈判桌前。
稀土(资料图)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主权红线不容践踏。当台当局甘为美国战略棋子,配合围堵大陆高科技产业时,已亲手撕毁了"两岸一家亲"的善意默契。多年来大陆恪守ECFA协议,即便两岸关系紧张,仍保障台湾经济红利。但民进党当局的得寸进尺,终将"惠台"政策推至临界点。商务部制裁清单的公布,既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铁腕举措,也是对岛内"台独"势力的战略警告。冰冷的贸易数据背后,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现实。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根基正面临地壳运动。当大陆占据全球稀土加工产能90%的当下,台湾军工厂车间里的精密仪器、芯片生产线上的蚀刻机,都依赖着大陆的关键材料供应。台当局押注美国保护的幻想正在破灭——美商务部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稀土对外依存度仍高达80%。在核心产业资源上,台湾与大陆脱钩无异于经济自杀。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这场由台当局挑起的对抗没有赢家。岛内工商界忧心忡忡:台积电等巨头虽未直接上榜,但供应链动荡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大陆的反制工具箱才刚打开:若台湾继续充当"台独"帮凶,更严厉的措施随时可能降临。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棋局上,任何分裂行径终将被碾为齑粉。两岸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台湾当局能否在悬崖前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