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达成的停火协议,却给了有心人士可乘之机,最近,国外社交媒体被“俾路支共和国建国”话题,搅得波澜再起,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一系列隐藏已久的阴影。
(“俾路支代表”举旗示威,闹着要独立)
1、印巴停火,分裂势力蠢蠢欲动
据悉,一个号称“俾路支代表”的账号信誓旦旦地用英文宣布,俾路支省已经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并呼吁国际社会出面干预,让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撤离该地区。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毗邻伊朗和阿富汗,俾路支省不仅地理位置特殊,更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通道而备受瞩目。但越是肥美的猎物,争夺也就越激烈。自巴基斯坦建国以来,俾路支分离主义从未消停,试图脱离中央政府成为独立的国家。
而近些年来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则成为分离主义者口中的反抗导火索,“中国帮助巴基斯坦政府殖民俾路支”的传言不绝于耳,中国企业和工作人员因此成为频繁的袭击目标。
(俾路支恐怖组织,曾多次针对中国人发动袭击)
这些动荡无疑为俾路支解放军这样的恐怖组织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该组织屡屡发起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然而,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的打击行动却总被复杂的山区地形阻碍,剿匪行动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境。
2、巴铁反恐,心有余而力不足
尽管巴基斯坦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无奈面对俾路支的复杂局势却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层出不穷的恐怖事件不仅影响了本地的发展,还严重威胁到区域合作和投资信心。
这种局面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不少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斗争中的普遍课题:境内政治的不稳常被外部势力所利用,成为地区大国博弈的棋子。
以俾路支省为例,印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近年来印巴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印度似乎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支持分离主义势力达到牵制巴基斯坦的目的。
(巴基斯坦指责印度,为境内分裂势力提供支持)
巴基斯坦方面则多次指责印方提供资金、培训和武器给俾路支的恐怖组织,以干扰“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显而易见,这场信息战和代理战争早已超越了传统军事对抗的范畴,成为了一场复杂而深刻的政治博弈。
3、幕后黑手,渐渐浮出水面
可见,这一切的背后,若隐若现地闪烁着印度的影子。
单从这些社交账号的动向来看,它们可不仅仅是一些虚张声势的网民。这些账号不遗余力地传播亲印度言论,如“印度万岁”、“感谢印度”等等。
有趣的是,在印巴双方刚达成停火协议的大背景下,印度却选择在暗地里悄然发动了一场信息战。这一信息攻势不仅充分利用了现代媒体的平台效应,更通过制造舆论压力,试图扰乱巴基斯坦的内政,为其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
(印度煽动舆论,给巴基斯坦政府制造混乱)
早在2016年,巴基斯坦便曾抓获一名印度海军军官,他坦白称其任务是与俾路支的恐怖组织接头。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2018年,俾路支的一位恐怖组织头目投降时也承认,他们接受了印度方面的资助和支持。
虽然这些爆料并不能直接证明印度政府的参与,却从侧面反映出其境内某些力量同俾路支分裂势力的暧昧关系。
至于为什么印度乐此不疲地介入俾路支事务,其战略意图并不难猜测。夹在中巴之间,印度一直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耿耿于怀,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巴基斯坦可以借机获得经济腾飞的机会,还挑战了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传统地位。
因此,通过支持俾路支分裂势力来牵制巴基斯坦,就成为了印度搅局中巴合作的现实选择,中国有必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