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披露,俄罗斯用来袭击乌克兰的先进战斗机在制造过程中竟然使用了数百种西方零部件。这份由乌克兰国际伙伴关系组织与乌克兰独立反腐败委员会联合发布的84页报告,提供了俄罗斯依赖进口微电子元件制造战斗机的证据。
报告重点关注俄军自2022年2月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频繁使用的苏-34和苏-35S,这些战斗机具备投放高精度武器的能力,例如UMPB D-30SN滑翔炸弹和“雷霆-1”巡航导弹。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这些战斗机参与了数十次空袭,给乌克兰带来了大量伤亡。
调查人员分析了超过60起案例,通过地理定位确定了爆炸地点,并识别了所使用的武器。报告详细描述了其中10起最严重的空袭事件,这些事件导致26名平民死亡、109人受伤。空袭摧毁了至少71所住宅、5所学校、5家医疗机构以及多个能源基础设施。
2024年5月25日,一架俄罗斯苏-34战斗轰炸机在哈尔科夫市拥挤的Epicentr超市投下两枚UMPB D30-SN滑翔炸弹,造成19人死亡、54人受伤。一位幸存者回忆道:“我刚在花园里待了十分钟,就听到嗡嗡声。炸弹落在离我家20米远的地方。我回过神来时,车库已经被炸毁,屋子的窗户也都炸碎了。俄罗斯人轰炸了我们的家,第二天却声称打击的是军事指挥部,我们周围根本没有任何军事目标”。
报告重点指出,虽然存在严格的出口管制,但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制造的元件仍然流入这些俄制战斗机。独立反腐败委员会在被击落的苏-34和苏-35S战斗机中识别出1115个微电子组件,涉及141家全球制造商,包括亚德诺半导体、德州仪器、村田制作所、美信半导体、安森美、英特尔和维克多等企业。
报告称:“这些半导体对电源管理、通信、导航和瞄准系统至关重要,正是它们的存在使俄罗斯能够继续对乌克兰的军用和民用基础设施发动攻击”。
调查揭示了俄罗斯通过复杂供应链继续获取这些组件的途径。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商通过土耳其、阿联酋和多个欧洲国家等中转地获取关键部件。仅2023年,就有超过18万批次优先级微电子产品进入俄罗斯,总价值约为8.056亿美元。
一些俄罗斯公司甚至公开宣布规避制裁的能力。调查人员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外国司法管辖区的空壳公司正在为这些交易提供便利,使得西方当局难以执行限制措施。
报告指出:“依赖西方微电子技术的苏-34和苏-35S战斗机,几乎每天都在袭击乌克兰的军用和民用设施。这迫切要求制造商和政府加强尽职调查与供应链管控,防止技术被用于维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报告并未指控制造商故意违反出口法律,但强调了道德问题,并呼吁企业加强对分销网络的监管。报告还敦促西方政府弥补制裁制度的漏洞,并起诉协助俄罗斯采购的中间商。
2024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对两名俄罗斯将军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下令袭击平民基础设施。然而,报告指出,这些法律行动未能阻止持续的袭击。
调查人员写道:“民间社会组织和研究人员仅凭开源情报,就揭露了西方组件在俄罗斯武器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而现在,制造商和国家行为体必须采取果断行动” 。
随着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这些发现对那些试图破坏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西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