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比人强,哪怕权重龙头停牌了,芯片板块依旧势不可挡。
9月1日,芯片ETF基金(159599)早间开盘场内价格涨超2.8%,后续虽波动加大,但依旧飘红且频现溢价交易,截至13:20,获1500万份申购——看多资金依旧在加码芯片。其成份股全志科技涨超12%,兆易创新、华大九天涨超7%,海光信息涨超5%,北京君正、江波龙涨超4%,长川科技、佰维存储、拓荆科技、沪硅产业涨超3%,寒武纪一度跌近8.7%后续跌幅收窄至跌3.7%。
最近芯片板块消息接踵而至。中芯国际、芯原股份等停牌多少有些给市场降温的气息——然而今天中芯国际H股仍旧涨了4%,复牌的华虹公司涨近12%。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
周末,又有一个大消息再度“鞭策”起国产芯片。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将三星、SK海力士及英特尔从“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中移除,这意味着,未来相关设备入华需先向美方申请许可证,而从美一贯的审批倾向来看,获得许可的难度将显著提升。
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工厂主要生产存储芯片,虽非当前最前沿的AI加速芯片,但在AI时代,存储芯片也是必需品,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AI 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目前,存储芯片领域三星、SJ海力士、美光号称三巨头,不仅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且对于存储芯片的价格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星与海力士在华产能可观,若美方完全切断供应链,或将引发存储器供给紧张。在供应链再分配方面,国产模组厂(比如江波龙、佰维存储等)短期或受益。对于芯片板块整体而言,存储国产化的窗口机遇再次打开,国产存储厂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将获得更明确的市场缺口和发展机遇。而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等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紧迫性随之上升。
此外,存储芯片的细分赛道DDR4目前需求放量,国产存储芯片公司也有了“可乘之机”,例如兆易创新的19nm DDR4芯片受到了工控客户的抢购,澜起科技DDR4内存接口芯片需求激增,江波龙旗下Lexar品牌的DDR4内存条覆盖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德明利也提供DDR3、DDR4存储等等。
此外,虽然寒武纪最近屡屡释放让大家冷静一下的信号,但是外资投行对于中国AI芯片依旧信心强劲。今天早上七点,署名为“高盛”(Goldman Sachs)的研报在市场流传。该研报指出仍对寒武纪持积极态度,上调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股(隐含2030年预期市盈率为45倍)。这是高盛时隔一周左右第二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
芯片板块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自2016以来涨200%,表现优于同期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创业板、沪深300指数,并且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超额收益。截至到2025/8/29,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的估值106倍(PE-TTM),距离历史峰值还有18%的空间(注意,只是相对前高,这一波科技行情芯片大概率突破前高),性价比值得关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16/1/1-2025/8/29)。
相关基金:
芯片ETF基金(159599)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以及为芯片提供半导体材料、晶圆生产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物料或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一共50只成份股,截至2025/8/29,前十大权重股为: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北方华创、澜起科技、豪威集团、兆易创新、中微公司、长电科技、紫光国微。(数据来源:深交所)
科创50ETF东财(589850)跟踪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体现出鲜明的“硬科技”特色,汇聚专精特新,从二级行业分类来看,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60%,医疗器械占比7%,软件开发占比5%,具有高弹性的特征,进攻能力突出,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的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涨跌幅如下:2016年(-16.15%);2017年(20.21%);2018年(-41.75%);2019年(140.85%),2020年(52.99%);2021年(32.15%);2022年(-37.41%);2023年(-2.18%);2024年(26.38%);2025年1-6月(2.63%)。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