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胆无人机攻击,预示着人类一个可怕的未来!
创始人
2025-06-02 11:02:56
0

(一)

不得不说,这是迄今乌克兰最大胆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无人机集群攻击。

看了一下,攻击目标甚至远到俄罗斯西伯利亚,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边境。

乌克兰可谓大获全胜。

按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披露,这是一次精心策略了1年多的袭击,乌军出动了117架无人机,俄军蒙受重大损失。

泽连斯基夸耀说:“规划、组织和所有细节都准备得非常充分。可以自信地说,这是一次绝对独特的行动。”

确实,这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教科书级攻击案例。

具体细节乌方宣称还不能披露。但根据媒体的报道,情况大致如下吧。

1,乌军这次无人机行动,代号“蛛网”,策划了1年6个月零9天,由泽连斯基直接指挥,安全局局长马柳克率队实施。

2,泽连斯基还公布了他和马柳克进行商讨,以及成功后两人拥抱的图片。此外,乌方披露的视频,还可以看到一大批工作人员,正紧张地远程操作无人机发动攻击。

3,乌军这次攻击目标了至少四个俄军基地,俄伊尔库茨克州的别拉亚空军基地、摩尔曼斯克州的奥列尼亚空军基地、梁赞州的佳吉列夫空军基地以及伊万诺沃州的伊万诺沃空军基地。最远的别拉亚空军基地,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距乌克兰超过4000公里。

4,按照乌方通报,乌军这次行动,成功击毁或损坏超过40架俄战略飞机,包括A-50预警机、图-95战略轰炸机以及图-22M3战略轰炸机等,俄34%的战略飞机被摧毁,总价值超过70亿美元。

5,看乌军无人机拍下的视频,多架俄罗斯轰炸机,被乌军无人机挨个摧毁。爆炸火光冲天而起,偌大空军基地,俨然成了飞机坟场。

6,这117架无人机,应该都是我们最常见的FPV四旋翼无人机。这是一次极其复杂的特工行动,这些大批无人机,被装进木质移动房屋屋顶下,然后当卡车行至俄军事基地附近时,屋顶打开,无人机被激活,飞出卡车发动进攻。

7,一些俄罗斯卡车司机,显然也被蒙在鼓里,他们发现情况不对,爬上集装箱顶,试图阻止无人机飞出,一些无人机在卡车中爆炸。

8,泽连斯基宣称,所有乌军人员安全撤离。

9,美国方面披露,乌军在发动这次袭击前,没有知会美国。

10,俄罗斯国防部指责这是一次“恐怖袭击”,称乌军袭击了五个俄军基地,一个甚至在俄远东地区,袭击被俄军击退,但俄有“几架飞机”起火,大火已被扑灭,俄军没有人员伤亡,但已逮捕了多名“恐怖袭击的参与者”。

但不管怎样,乌军能深入俄境内4000多公里,而且袭击还部分得手,毫无疑问,这显示了乌情报系统的渗透能力和特种作战实力。

一位乌克兰安全局官员宣称:“这是一个转折点,我们的无人机现在已经深入敌人后方……”

(二)

接下来,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的猛烈报复。

因为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次公开的狠狠打脸。

别看,在前线战场上,俄军节节推进,乌军苦苦支撑,但镜头一转到大后方,俄罗斯防守这么拉胯。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俄情报部门、交通部门、防空部门、军事基地等部门存在着严重的疏漏。

在战争时期,这样的疏漏是致命的。

一大批俄罗斯官员,势必将遭到严肃处理。

但我总觉得,这更预示着人类一个可怕的未来。这与乌克兰也没太大关系,但与无人机有关,与我们的未来密切相关。

事实上,无人机发动军事袭击,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美国和以色列搞“定点清除”,经常出动的就是无人机。

2020年初,美国无人机发射导弹,定点清除了伊朗名将之花苏莱曼尼,几乎导致一场战争的爆发。

之前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中,无人机打坦克,一打一个准,更显现了无人机在战场的威力。

还有,不久前的印巴冲突,双方除了出动战斗机外,大量土耳其和以色列无人机也参与了战斗。

俄乌战场,双方最近更频繁出动无人机,对敌方展开猛烈袭击。

必须要看到,我们一般所说的军事无人机,其实就是一架高精尖战斗机,发射的是导弹,摧毁的是目标,往往杀伤是几十人乃至几百人。

但这一次乌克兰无人机,出动的是最简单的FPV四旋翼无人机,感觉更像是民用无人机,乌军远程激活,然后对目标发动集体蜂群攻击。

这种无人机,单个自然能力有限,那如果集群化攻击,5架,10架,50架,100架呢?

在这种如同蜂群一样的攻击队伍面前,有什么可以阻挡吗?

这不由让人想起2017年无人机公司StratoEnergytics发布的微型无人机武器Stinger。

这被认为是一种颠覆性的新式武器,体积比成人掌心还小,自带一个小型炸弹,其搭载的摄像头,能进行人脸识别,一旦确认对方就是目标,可以一枪“爆头”。

也就是说,只要在攻击程序中输入目标,这个微型无人机,就像一枚会飞的子弹,能自动寻找并发现目标,随后发动360度无死角攻击。

因为是AI武器,根本就不需要人操作,提前输入命令即可。

虽然近距离攻击,但能量足够穿透头骨。另外,这么小的体积,真是防不胜防。

事实上,这次乌克兰的袭击,原理就差不多。

只不过还不是AI,而是人工远程操作;而且,使用的是普通四旋翼飞机,通过特工手段,将无人机运到目标附近,然后发动集群攻击。

(三)

无人机+小型化+集群化,那未来的战争,没有一个地方不是战场。

如果再加上AI,可怕的后果,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StratoEnergytics公司颇为自信地宣称:以后,人类不再需要给勇敢的爱国者去准备棺材,现在人工智能胜任他们所有的工作,我们的自主武器很小,速度快,准确,不可阻挡。

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作战方式的开启。

要知道,以前类似的刺杀活动,必须出动地面部队或特工,深入敌营,九死一生。

比如,美国2011年猎杀“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2018年击毙“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美方都是出动多架武装直升机,突入现场,发动攻击。

但现在呢?

甚至都不需要美国军方出手,某些西方公司就能达到目标。

战争和刺杀,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2000年前,荆轲刺秦王,必须近身搏斗,用的是短剑;100年前,塞尔维亚人刺杀斐迪南大公,用的是手枪,也不能太远;以后的刺杀或袭击,真可能是杀人于无形的无人机器了。

用一些专家的话说,这真的是“战争领域的第三次革命”了。

无人机的低成本,也会让原先弱小的对手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乌克兰在战场上已处于下风,但在无人机暗杀偷袭方面,却胜俄罗斯一筹。

在俄乌即将谈判前夕,这样的大规模攻击,也是一种力量展示或谈判筹码吧。

俄罗斯肯定会报复,肯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但从另一个层面看,无人机越来越多出现在战场,如果有一天再结合AI,那甚至从出击那一刻,就不需要人类的中间干预;但一旦掌握了人类生死的战争机器,突然智能到集体“叛乱”起来,人类又何去何从?

这,应该不仅仅只是好莱坞的电影情节。

人类发明了无人机,无人机又变成了廉价的杀人机器;但未来的人类,或许正面临一个更可怕的未来。

来源:牛弹琴

流程编辑:u028

相关内容

NZXT 恩杰推出 Gol...
IT之家 10 月 5 日消息,NZXT 恩杰美国加州当地时间 1...
2025-10-05 15:04:49
“同学,别乱伸手!”中学生...
9月28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学校内,一名中学生手指被卡遂拨打119...
2025-10-05 15:04:33
WTT中国大满贯王楚钦上演...
在局分一度1-3、决胜局3-7落后的情况下,新科世乒赛冠军王楚钦迸...
2025-10-05 15:04:15
罕见4.0GHz奔腾4现身...
2025-10-05 01:20:17 作者:狼叫兽 10月4日...
2025-10-05 14:04:31
到中东搞钱、到东亚搞芯片,...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正在展开一场全球性的资金...
2025-10-05 14:03:59
华硕发布 ExpertCe...
IT之家 10 月 5 日消息,华硕本月 3 日发布了新款商用迷你...
2025-10-05 14:03:45
湖北利川一女子驾车操作不当...
10月5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湖北利川市公安局获悉,4日17时许,利...
2025-10-05 12:33:07

热门资讯

WTT中国大满贯王楚钦上演大逆... 在局分一度1-3、决胜局3-7落后的情况下,新科世乒赛冠军王楚钦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在WTT中国...
罕见4.0GHz奔腾4现身:无... 2025-10-05 01:20:17 作者:狼叫兽 10月4日,一位用户在整理旧硬件时发现了一块...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硬X... 记者从上海科技大学了解到,近日,该校两项科技创新工程同时迎来关键节点——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原创 台... 此次限制措施实际上是在回应南非政府在9月初决定降低台湾地区代表处地位的动作。台当局企图通过这一经济手...
2025年3D IC和2.5D... 贝哲斯咨询统计3D IC和2.5D Ic封装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3D IC和2.5D Ic封...
华为取得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子器件和电子设...
人工智能热潮下 存储芯片行业将...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从行业角度来看,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报预测,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
原创 时... 最近,俄罗斯的动作可谓让人意外。普京亲自视察了俄罗斯的联合发动机公司工厂,并且宣布要向中国提供最新的...
孙颖莎、王曼昱女单争金,王楚钦... 10月4日,WTT中国大满贯进行了两场男单1/4决赛和两场女单半决赛的争夺,国乒在外战中全部取得胜利...
【原创】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电路... 1 专家门诊 熊老师您好!我检修过几台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不明白车载充电机电路板,为什么要设计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