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不久前,汉威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董事长任红军在其“致全体股东的一封信”中提到,将加大机器人传感器市场开拓力度,加速新技术业绩释放。
作为汉威科技“重仓”具身智能的重要符号,汉威科技投资的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主机厂浮出水面。大河财立方记者7月3日获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准信息显示,汉威科技已跻身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普勒机器人)股东之列。
战略投资开普勒,汉威科技布局具身智能再进一步
作为气体传感器龙头和综合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汉威科技的传感器品类早已超出气体传感器范畴,并不断向家电、车载和具身智能等领域延伸。
汉威科技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肖锋介绍,本次投资开普勒之前,面向机器人领域,公司已布局了柔性触觉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MEMS压力应变片、气味嗅觉传感器(电子鼻)、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等传感器品类,构建起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
这意味着,在具身智能传感器方向,汉威科技已经依靠内生孵化和外延并购的方式,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成熟的产业基础。
一家传感器企业为何下场投资下游机器人企业?有接近汉威科技的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本次投资之前,汉威科技就组建了具身智能传感器研究院,以聚合创新资源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传感器研发。本次投资有助于汉威科技更加精准了解具身智能传感器的真实需求,进而提升创新进度,开发出更多适合具身智能的传感器产品。
而作为被投资者,开普勒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8月,联合创始人胡德波曾就职华为。尽管这家企业成立不满三年,但已成为工业人形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代表企业。
据悉,开普勒人形机器人走工业应用路线,致力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采用“技术驱动+需求导向”双重策略,以工业场景为核心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其研发的K2大黄蜂人形机器人,在不久前获得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Figure的CEO Brett Adcock的推荐。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双方本次合作早有信号。今年6月9日,开普勒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其近期与汉威科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融合先进感知系统与智能执行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开普勒机器人表示,本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工业自动化与具身智能领域迈入协同创新阶段。
具身智能商业化加速,工业场景或将优先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年中,国内外众多科技及初创企业纷纷挺进人形机器人赛道。而在过去的2024年,更是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大年。
除了前面提到的K2大黄蜂,还有1XTech推出的NEOBeta、波士顿动力推出的电动版atlas、优必选推出的WalkerS1、小鹏汽车推出的Iron、帕西尼感知科技推出的TORA-ONE、银河通用机器人推出的GalbotG1和数字华夏推出的“夏澜”等。
商业化方面,由于工业制造场景本身单一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导致其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容易实现落地的场景,且有利于人形机器人实训获得高质量训练数据。
开普勒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胡德波公开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虽火爆,但实现商业价值闭环是下一阶段重点,工业场景则是当前及近期商业闭环落地的理想场景。
其进一步介绍,目前有两个大类比较适合当前阶段的人形机器人去探索,一是仓储物流,二是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用工量大,工作环境和任务单调性强,适合机器人替代;工业制造门类众多,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更多应从离散工业的支线任务去寻找机会。
高盛相关研报显示,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4年—2027年率先应用于工厂。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S、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在汽车工厂应用,负责搬运、质检等重复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开普勒开发的K2“大黄蜂”在工业场景实际部署中表现不俗,凭借创新的“串并联结构”设计和滚柱丝杠的双重加持,K2“大黄蜂”单臂可负载15千克,双臂协同负载达30千克,实现充电1小时连续工作8小时,满足高强度工业作业需求。
胡德波表示,开普勒机器人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五代,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
赋能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感知、交互、运动和控制等多个模块提出更高要求,而传感器在这些模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K2大黄蜂机器人的力觉灵巧手为例,该“灵巧手”单手拥有11关节自由度,单指拥有25个力触点,并搭配六维力手腕,使其具备仿生触觉感知与精准力控能力,无论是拿鸡蛋还是拧瓶盖,该机器人均能稳健完成。
实际上,不只是开普勒机器人。将更多传感器用于“灵巧手”中,使其具有高力控精度与多动作实现功能,已经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共同选项。
如上海硅步Shadow灵巧手搭载100多个传感器,运行频率高达1KHz,重复定位精度0.2mm,拥有20个自由度、24个动作;瑞森可freehandy灵巧手使用多阵列压力传感器,可实现触觉、滑觉的精准感知;共有6自由度,可独立控制每根手指。
机器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其对于外部环境感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与之相关的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市场机遇也将加速来临,相关市场潜力也将加速释放,并惠及国内优秀传感器企业。
而在目前的实践中,嗅觉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闻到气味,而力觉传感器可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力觉反馈,惯性测量单元可助力机器人实现姿态控制,而以电子皮肤为代表的触觉传感器,则可以感知压力、剪切力、接触力等,助力机器人手部实现更加精细的操作。
“目前,公司柔性电子皮肤产品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展开合作,同时已经向部分机器人厂家进行小批量供货。”肖锋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具身智能领域,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感知支持。
开普勒机器人表示,与汉威科技合作,将进一步释放双方在感知系统与具身智能方面的技术积淀,通过将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与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下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入规模应用阶段。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