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
2025年10月10日,双节后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上证指数跌近1%失守3900点,创业板指重挫逾4.5%,创下近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电池、半导体、光伏设备等前期热门板块领跌。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短期走势的剧烈反转,直观反映出当前市场情绪已从积极转向谨慎,资金层面的获利了结意愿显著增强。展望后市,市场支撑中期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但上行节奏大概率会逐步放缓。
知名私募星石投资相关人士表示,短期来看,长假期间并未出现明显风险,前期避险资金可能会逐渐重回A股,叠加10月即将召开重要会议、资金可能会提前博弈十五五规划,市场交投情绪或将修复。但当前市场冷热不均,随着顺周期板块驱动逐步增强,市场风格可能会趋于平衡。
热门板块偃旗息鼓
10月10日,继前一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首次站上3900点后,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盘中单边震荡走弱,悉数收于全天低位。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4%,报3897.03点;深证成指跌2.7%,报13355.42点;创业板指跌4.55%,报3113.26点。此外,沪深300指数跌1.97%,北证50指数跌1.24%,科创50指数跌5.61%。
其中,深证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下9月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创业板指创下4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盘中一度重挫逾5%。
A股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约2.53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逾1370亿元,为连续第3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盘面上,申万二级行业板块多数下跌,电池、半导体、光伏设备、能源金属、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97%、5.7%、5.22%、5.19%、4.74%;地面兵装、水泥、燃气、焦炭、纺织制造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8%、3.21%、2.89%、2.6%、2.55%。
从主力资金流向上看,净流出前三大板块为半导体、电池、消费电子,分别净流出220.95亿元、138.4亿元、107.97亿元;净流入前三大板块分别为电网设备、证券、交运设备,分别净流入9.04亿元、7.72亿元、4.69亿元。
尽管指数集体下挫,但个股层面多数上涨。同花顺数据显示,全市场收盘时有2774只个股上涨,其中69只个股涨停;2536只个股下跌,其中15只个股跌停。
“今日A股呈现低开震荡后持续下探的格局,盘中多次跳水引发指数快速回落,创业板与科创板成为领跌主力,沪指更是在昨日突破十年新高后迅速失守3900点整数关口。”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这种短期走势的剧烈反转,直观反映出市场情绪已从积极转向谨慎,资金层面的获利了结意愿显著增强。
他指出,部分科技板块因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10月三季报窗口正式开启,业绩成色能否支撑当前估值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这直接推动资金提前启动调仓换股,进一步放大了调整幅度。
中期向好逻辑未变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收盘,相较4月初的低点,上证指数已经累计上涨29%,深证成指累计大涨50%,创业板指累计大涨8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前期已积累较大涨幅,短期出现回调并不意外。
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牛市上升周期中的阶段性回调是常见的,但一般幅度有限;往往只有在政策阶段性收紧或出现超预期的经济外生性冲击时,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才会稍有扩张,但回撤幅度一般不深,也很难影响牛市大格局。
郭一鸣认为,针对当前市场环境,在科技股重挫之下,投资者需注意三点。一是首要规避高估值高位科技股,这类标的在三季报业绩验证期面临的估值修正风险极高;二是密切跟踪市场节奏变化,短期切忌盲目抄底或追涨,需等待业绩披露带来的确定性信号后再调整操作;三是主动顺应高低切换趋势,将配置重心向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及券商等滞涨领域倾斜,通过均衡配置降低波动风险。
星石投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过去一年,在政策持续护航和流动性宽松的驱动下,A股市场经历了从估值修复到扩张的过程,主要指数的市盈率水平回升至近年来高位。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流动性带来的上涨动能仍在,但估值与基本面预期的持续背离将导致长期风险逐步积累。
“后续需要关注企业盈利的改善情况,考虑到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和逐步起效,未来基本面对市场的驱动将会增强,盈利预期的好转将进一步打开市场上行的空间。”该人士认为。
展望后市,郭一鸣认为,市场支撑中期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但上行节奏大概率会逐步放缓。后续指数能否重新企稳回升,关键在于业绩能否实质跟上估值步伐,三季报将成为检验各板块成色的核心标尺。对于投资者而言,无需因短期调整过度恐慌,更应保持耐心,在震荡过程中优化持仓结构,聚焦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标的,而非被短期市场波动左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