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发布《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白皮书》,德州市成功入选,位列第99位。
世界集成电路协会是由全球半导体业界的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及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行业组织,重点关注和研究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下游应用市场、全球贸易及人才教育等领域,致力于加速构建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圈。本次评选旨在评估全球主要集成电路产业城市综合竞争力,采用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估体系,主要从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产业支持、区域影响4个方面进行评估。亚洲共有61个城市入选,其中中国大陆占27个,我省有济南、青岛和德州3个城市入选。

2025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图片来源:WICA
从全省来看,济南、青岛入选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并不意外,但德州名列其中似有“黑马”意味。对德州来说,这又是意外中的必然。
近年来,德州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全力打造,坚持高标推进,经过十余年努力,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异军突起的跨越。十余年间,德州构建起覆盖材料制备、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与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185家,2024年实现营收超过300亿元。
2013年被视为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全球射频芯片制造商威讯联合半导体在亚洲众多城市中选择落户德州,拉开了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序幕。
2018年,德州与央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达成合作,“有研系”项目陆续落地,从6英寸、8英寸到建成山东省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线,德州成为全国7个大尺寸硅片生产基地之一。德州实现了从“单一项目布局”迈向“产业链条培育”布局,在全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久前,一款适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载全固态激光雷达在德州成功下线。该产品由先导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生产,其核心部件高度集成于1至3颗芯片,彻底取消了传统激光雷达的机械旋转结构。
该激光雷达具备0.1秒极速响应与超过250米的探测距离,性能远超传统机械扫描雷达。先导科技集团技术人员李瑞介绍:“这不仅是扫描方式的革新,更是系统架构的颠覆。如同从机械硬盘升级至固态硬盘,产品在体积、可靠性、响应速度与使用寿命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从一个,到一串,再到一片,德州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德州挖潜“链主”企业的主引擎作用,引进了有研集团、先导科技、威讯联合半导体、英望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了显著规模效应。
砷化镓是第二代半导体的关键材料,投资方先导科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稀散金属材料厂商之一,先导项目的落地,凸显了德州的产业集聚效应,其意义已远超一个工厂的建成、一个重大项目的投产。它如同一个强大的“链主”,正在激活串联起德州已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素。未来全面投产后,天衢新区内有研项目可向先导供应关键靶材,而先导生产的芯片也能为威讯射频封装、英望手机等企业就近配套。

今年,德州联合济南市申报的济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以集成电路产业入选的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2家,培育出集成电路产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瞪羚企业2家,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各1家,集成电路产业获“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称号,入选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并连续两年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省督查激励名单。目前的德州正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致力于培育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助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王志强 陈前号 刘潇)
厚积薄发的产业突围
□贺莹莹
德州跻身全球集成电路百强城市,看似“黑马”突围,实则是十余年深耕、链式布局的必然结果。
其成功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战略定力。从2013年威讯落户,到引入“有研系”,再到吸引先导科技,德州十余年如一日,将集成电路作为“一号产业”持续推进,证明了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更需耐心。二是链式思维。德州没有停留在单一项目引进,而是围绕“链主”企业精准布局,推动材料、设计、封装、测试、应用各环节协同发展,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德州的实践表明,找准赛道、聚焦核心、持续培育产业生态,后发城市同样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