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小提示】:
大家也可在小号找到我,关注起来,以后不失联~
前不久,在上海进博会上亮相的一款“电子咖啡手环”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图源:网络
这款全网刷屏的手环,光听原理就足够吸睛:
不用摄入咖啡因就能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疲劳。而所谓的提神醒脑,就是通过手腕内侧的靶向电脉冲刺激神经信号,抑制疲劳相关神经活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提升大脑警觉性。
省流一句话——全靠电击。

图源:网络
据产品方称,这种电子手环采用加拿大某医疗团队研发出的神经电刺激技术,使用一次就能活跃脑电活动,从而缓解困倦、提升专注力。单次佩戴30-60分钟就能见效。从成本上核算,一只手环抵得上好几杯咖啡。
而且电子咖啡手环的应用场景也更广泛,职场人赶工加班能快速提升,学生党熬夜备考能集中精力,长途司机在高速上能防困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现代人需要的工作场景,对咖啡因不耐受者更是大大的福音。

图源:网络
生产方还介绍,这款电子手环已经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被美国和丹麦纳入了医保目录。
而好东西自然不便宜,电子手环现阶段的官方指导价格是899元,展会上的优惠价格是440元。现在抢到就是在赚到,自用或送人都非常合适。

图源:网络
“电子咖啡手环”的报道发出后,不少网友吐槽定价这么高,还是花2块钱买个打火机,凑合凑合算了(开玩笑)。
有人直言,工作累了想歇会儿摸鱼,不用花钱买个电网吧?
更有人说,自己就爱喝点甜水,怎么还能戒了改电疗呢?

在众多网络声音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发明“电子咖啡手环”的人,实在是太高了。这种产品的定位明显就是冲着越来越火的“付费上班”赛道而来。
没错,“付费上班”作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消费现象,指的是自掏腰包购买工位装备、提神工具等道具,用来缓解职场不适、换取8小时的舒适感。
试想一下,对打工人来说,上班的第一要务不是 “好好工作”,而是 “让身体维持在能工作的状态”。而10几块的咖啡,刚好能在早高峰挤完地铁,脑子还停留在睡梦中让你的大脑强行开机。

图源:网络
到了下午最犯困的时间短,1杯20块的奶茶不仅能补充大脑活动所需的糖分,其中的咖啡因还能让打工人在昏昏欲睡的工位上,维持 “还能思考” 的清醒状态。

图源:网络
除了这些能吃吃喝喝的咖啡因,办公室里的各种肩颈按摩仪、筋膜枪之类的“续命装备”也是付费上班里的大热单品。
没钱、没时间去理疗馆的打工人,趁着午休的碎片时间,给比自己命还要硬的斜方肌、颈椎按摩一会儿,瞬间就能有满血复活的感觉。

图源:网络
在职场里,情绪稳定就是最高生产力。所以在近几年的“付费上班”赛道里,一些解压小玩具也撑起一片蓝海市场。
当客户临时改需求,但方案改了 8 遍还不满意时,顺手拿出抽屉里的捏捏乐,一边发泄不能说出口的压力,一边感受玩具慢慢回弹带来的舒缓手感。
它们虽然不能帮你直接解决问题,但能给情绪找一个出口,让我们在崩溃边缘及时刹车,维持成年人的体面。

图源:网络
在工位上看着电脑屏幕,感到越来越单调压抑时,抬头看一眼桌面上的小物件,瞬间就能被治愈,这就是迷你手办和小摆件的魔力。
如今的办公室里,每个工位上都少不了动漫角色手办、可爱的卡通摆件、旅行带回来的纪念品,这些小物件是工位里的温柔角落。
工作间隙抬头看一眼,就能想起生活里的美好,缓解职场带来的压抑。遇到烦心事时,摸一摸柔软的摆件,情绪就能慢慢平复。

图源:网络
工位占据打工人一天最久的时间,如果不能逃离,不如把它改造成让自己舒服的样子。大多数人的办公室里永远是文件、电脑、打印机,冰冷又单调,让人觉得生活被工作完全吞噬 。
这时,一盆小小的绿植就能带来改变。苔藓瓶里的翠绿苔藓、多肉的胖乎乎叶片、空气凤梨的独特造型,这些小植物不用费心打理,却能给工位增添一抹生机。

图源:网络
工作累了,看看桌上的绿色,就能缓解视觉疲劳。每天浇水、打理的过程,能让我们暂时从工作中抽离,感受到办公室以外的鲜活气息。
它们的作用不只是装饰,还有提醒每个人保持生活仪式感的更深层作用。

图源:网络
除了以上这些付费上班神器外,能增加工作效率的桌面定时器、缓解久坐疲劳的升降桌,以及各种提升使用体验感的鼠标、键盘,都在潜移默化帮助打工人缓解疲惫,排解压力。
有人说,打工人在工位上花钱是被消费主义洗脑和割韭菜。但只有真正使用过才知道,从20元一杯咖啡到几十元的捏捏乐,这些花在工位上的钱从来不是浪费,而是最实在的及时鼓励。
上班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中途给自己设置一些奖励也未尝不可。

图源:网络
至于那款电子咖啡手环值不值得买?对打工人而言,买工位装备本是为了缓解压力,但如果给自己戴上需要电击才能保持清醒的手表,属实有些科幻。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对于“付费上班”产品,大家有什么故事或者想法,也欢迎评论区讨论下吧~
听说
把【报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