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拍摄的古银杏,版画风格的万宁桥,取自文物的寿桃图案……北京多家保留纸质门票的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在电子票务普及的当下,为观众留存珍贵的文博记忆。
金秋时节,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秋季门票开始发售。
金秋时节,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秋季门票开始发售。票面上,金灿灿的银杏叶与标志性的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相映成趣,定格了馆内的经典景致。银杏树下,已经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用门票与美景同框。“银杏季是我馆的参观旺季,每年秋季门票也是发售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牛青介绍,自2018年起,博物馆开始实行“四季门票”,分别印制春夏秋冬四季的代表性景致,每年季节更替的时候更新发售。“虽然电子票已经普及,但我们依然保留了纸质票售卖,就是想给观众提供一种实体的参观留念。”
郭守敬纪念馆从今年7月起推出新版门票,每月更新款式。由青少年手绘设计的票面,将大运河、万宁桥、日晷等与水利、天文相关的馆藏元素融入其中,兼具艺术感与童真,让门票成为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纽带。北京艺术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之际推出以“福寿三多”为主题的纪念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每张纪念票都有单独编号,设计灵感源于博物馆特色藏品、建筑,选取桃子、石榴、佛手这三种代表福寿的图案,让观众把文物里的美好祝福带回家。”此外,北京文博交流馆于智化寺建寺五百八十一年之际推出的纪念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承恩寺开放纪念票……更多博物馆则将门票打造成文创精品,串联文博故事与古建筑之美。
郭守敬纪念馆9月门票以万宁桥为主视觉。
“收集门票就像收集时光碎片。”研三学生王菁是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常客,她用电子票进门检票后凭订单兑换了一张秋季纸质门票。“手机里的照片不会经常看,但是门票可以放在收藏夹里长期保存。希望在北京的最后一年能集齐一套四季门票,给自己留一份专属的文博记忆。”
北京艺术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之际推出以“福寿三多”为主题的纪念票。
北京文博交流馆推出的智化寺建寺五百八十一周年纪念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