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参数:
1、输入电源:AC220V±5% 50±1Hz
2、额定电流:≤5A
3、直流电源:±5V ±15V
4、稳压系数:±1%
5、电压纹波:≤10mV
6、非线性误差:≤5%
7、测量精度:≤1%
8、功 耗:100VA
9、输出电流:1A
10、相对温度:-5℃~40℃
11、相对湿度:<85%(25℃)
12、实验台规格外形尺寸:1600×750×1100mm
主控台功能:
1、实验台提供四组直流稳压电源:±5V、±15V;±2V~±10V分五挡输出,2~24V可调,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2、低频信号发生器:1Hz-30Hz输出连续可调,Vp-p值10V,最大输出电流0.5A。
3、音频信号发生器:0.4KHz-10KHz输出连续可调,输出电压范围:0VP~10VP连续可
调,最大输出电流:0.5A(有效值0.4KHz)。
4、差动放大器:通频带0-10KHz,可接成同相、反相、差动结构,增益为1-150倍的直
流放大器。
5、数字式电压表:三位半显示,量程±2V、±20V,输入阻抗100KΩ,精度1%,
6、数字式频率/转速表:由四只数码管,2只发光管组成,输入阻抗100KΩ,精度1%。频率测量范围1-9999 Hz,转速测量范围1-9999r/min。
7、温度表:0-150℃度,精度1%。
8、高精度温度控制PID调节仪,多种输入输出规格,具有人工智能调节以参数自整定功能。
9、机械式压力表:0-40Kpa,精度2%。
10、手动气压源:0-40Kpa。
三源部分:
1、加热源:16V交流电源加热,温度控制范围0~150℃。
2、转动源:0-12V直流电源驱动,转速可调范围0~2400转/分。
3、振动源:振动频率1-30Hz(可调),共振频率13Hz左右。
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
数据采集工作12位AD转换、RS232、USB接口,分辨率由1/22048,采样周期1m-100ms,采样速度可选择,即可单次采样亦能连续采样。提供的处理软件有良好的计算机界面,可以进行实验项目选择与编辑、数据采集、特性曲线的分析、比较、文件存取、打印等。三、传感器技术指标: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 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实验二 电阻式传感器的半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 电阻式传感器的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四 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半桥和全桥的比较实验
实验五 电阻式传感器的振动实验*
实验六 电阻式传感器的电子秤实验*
实验七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特性实验
实验八 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特性实验
实验九 电容传感器的振动实验*
实验十 电容传感器的电子秤实验*
实验十一 差动变压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十二 自感式差动变压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十三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实验十四 激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
实验十五 差动变压器的振动实验*
实验十六 差动变压器的电子秤实验*
实验十七 光电式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十八 光电式传感器的旋转方向测量实验
实验十九 接近式霍尔传感器实验
实验二十 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一 霍尔传感器的振动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二 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三 被测体材质对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实验二十四 涡流式传感器的振动实验
实验二十五 涡流式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六 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实验(AD590)
实验二十七 磁电式传感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八 磁电式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九 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实验三十 压电加速度式传感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三十一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三十二 光纤传感器的振动实验
实验三十三 光纤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实验三十四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三十五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差压测量实验*
实验三十六 超声波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三十七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实验三十八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实验
实验三十九 湿度式传感器原理实验
传感器实训室方案的作用
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传感器实训室的建设,首先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而通过实训室实践,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各类传感器,观察其特性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此外,实训室还可以为科研项目提供实验平台,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感器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训,学生可以熟悉各类传感器的外观、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掌握传感器接口参数的测试方法,以及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式和系统集成方法。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行业视野和前瞻性思维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传感器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和发展。传感器实训室的建设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行业视野和前瞻性思维,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促进产学研合作
传感器实训室还可以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促进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训室,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程项目和实践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企业的技术专家可以走进校园,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培训,分享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实践经验。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产业的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传感器实训室的建设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通过实训室,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实训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场所,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感器实训室方案的实施建议
明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
在设计传感器实训室时,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这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实验项目应覆盖的传感器类型、特性测试、应用开发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
根据教学需求,应选择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传感器实验设备。这包括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系统、控制与显示设备等。同时,应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便于未来升级和功能扩展。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传感器实训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确保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温度条件。实验台、仪器设备和辅助设施应布局合理,留有足够的通道和操作空间。此外,还应规划出专门的存储区域和安全区域。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是实训室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爆、防触电等措施。同时,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紧急逃生设备等。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紧急情况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