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澎湃新闻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表示,美国已批准该公司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科技界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此前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限制态度明确且坚决。2022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多轮政策,从先进制程芯片到相关制造设备、技术,层层收紧对华出口渠道。其目的是通过切断技术供应,延缓中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进程。
芯片出口限制让美国本土企业承受巨大损失。英伟达2023年财报显示,因无法向中国市场正常供应芯片,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9%。AMD同期也因相同原因,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18%降至12%。这些企业多次通过行业协会向美国政府表达诉求,希望调整限制政策。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中芯国际已实现14纳米制程量产,良率稳定在90%以上。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在5G相关应用中性能提升明显。长江存储推出的存储芯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替代率已达到35%。这些进展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效果大打折扣。
美国盟友在芯片限制政策上并未与美国保持一致。韩国三星、SK海力士明确表示,不会停止对中国工厂的设备升级。荷兰ASML虽受限向中国出口最先进光刻机,但仍在向中国供应用于成熟制程的设备。与此同时,中国对稀土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加强,而稀土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之一。
美国允许部分芯片重返中国,将改变全球芯片市场的现有格局。短期来看,英伟达、AMD等企业有望恢复对华销售,缓解营收压力。对中国市场而言,可获得更多适配的芯片产品,满足部分行业的应用需求。长期则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促使更多企业重新评估在华投资策略。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政策调整与特朗普并无直接关联。当前美国政府的决策更多基于现实利益考量,而非某个人的意志转变。即便未来美国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也不会轻易改变。
中国企业仍需保持自主创新的节奏。H20芯片虽被允许出口,但性能较英伟达面向美国市场的H100仍有差距。国内企业应继续加大在芯片架构、底层软件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只有掌握自主可控的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