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的聚光灯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主持人陈伟鸿展开了一场关于鸿蒙操作系统未来的深度探讨。
面对外界长期存在的“安卓套壳”质疑,余承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笃定:从鸿蒙5.0开始,彻底彻底告别了双框架时代。
并且称以前考虑应用迁移难度,不得不兼容安卓,但如今鸿蒙原生应用已全面重构,未来属于纯鸿蒙。
重点是除了生态之外,芯片产能也会即将提升,这对于接下来的市场来说,也将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市场发展。
详细来说,鸿蒙生态的构建,被余承东形象地比喻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难题,比如操作系统初生,应用匮乏,用户能否忍耐?若待生态成熟再发布,又缺乏用户基础吸引开发者。
因此可以看出来鸿蒙在夹缝中艰难前行,早期用户甚至面临微信、抖音等核心应用功能缺失的窘境。
但是,迭代的力量是惊人的,余承东强调问题被快速解决,功能逐一完善,共享位置等功能也将很快上线。
正是这份韧性,让鸿蒙终端数量在短时间内突破了1000万大关,今年年底,鸿蒙生态将实现与安卓、iOS的真正看齐。
而一个更为迫近的关键节点就在眼前:今年9月底,鸿蒙将完成主流应用在功能体验上与两大巨头的全面对齐。
其实说到这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鸿蒙5.0的诞生,标志着华为彻底摒弃了历史包袱,比如早期采用与安卓并存的双框架设计,实为应对应用迁移巨大挑战的权宜之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卓架构日益陈旧,而鸿蒙作为后来者,轻装上阵,得以构建更先进的基础。
再加上鸿蒙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核心理念,在经历初期迁移阵痛后,正爆发出强大的效率优势。
以鸿蒙版微信为例,其基于新架构完全重写,为未来性能飞跃奠定了基石,更令人振奋的是,华为拥有数亿存量手机用户,这些设备将按计划陆续升级至鸿蒙5.0。
同时华为老手机也做了升级计划,华为几个亿的存量用户会陆陆续续升级到鸿蒙5.0,升级之后会更流畅。
虽然从之前官方公布的升级名单来说,确实有很多机型都没有在名单内,因此只能说后续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目前距离鸿蒙OS6.0版本正式发布还有一些时间,相信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官方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打磨。
其次,鸿蒙的独立之路,离不开另一张关键底牌,也就是麒麟芯片的强势回归,甚至产能也会逐渐提升。
原因是华为Pura 80系列近期迎来HarmonyOS更新,其中“关于本机”页面赫然重现了久违的“HUAWEI Kirin”标识。
这是自麒麟9000之后,时隔五年,华为手机首次在官方界面公开展示其“中国芯”型号,堪称是意义非凡。
关键从此时开始,Pura 80全系芯片信息透明化:标准版搭载麒麟9010S,Pro、Pro+及Ultra版本则升级为性能更强的麒麟9020。
再加上麒麟9020实现了CPU大中小核心全栈自研,尤其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增强型小核,性能显著超越公版方案。
简单来说,这一主动“亮剑”,是麒麟芯片研发与制造能力稳步恢复的强烈信号;更让消费者期待的是余承东释放的积极预期。
也就是“芯片产能很快会拉起来,产品的价格也会降下来。”这将极大缓解华为终端因供应受限导致的价格压力,使更多用户能更轻松地拥抱纯鸿蒙生态。
说到这里可以看出来,从用户突破千万、架构彻底革新,到麒麟回归亮剑、产能瓶颈即将突破,再到9月生态对齐的关键战役,鸿蒙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构建其独立王国。
不出意外,华为接下来的发展冲击力将会非常的夸张,或许一场属于中国科技的“三分天下”大幕,正在被拉开。
总而言之,当开发者能在鸿蒙生态中切实获益,用户乐于推荐,鸿蒙走向全球便水到渠成;加上芯片的发展也逐渐变得很强,结果肯定不弱。
对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