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南网援引路透社近日报道,乌克兰官方当天表示,俄罗斯方面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发动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并表示这是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发动的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空军说,近日,俄罗斯发射了273架无人机,主要目标是乌克兰中部的基辅州以及该国东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顿涅茨克州。
美联社披露,乌方称俄方发动2022年冲突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空袭,乌拦截88架无人机,另外128架可能因受到电子干扰而失效换言之,乌军承认至少有57架无人机击中了乌方的军事工业设施,与此同时,前线消息称,此次俄军动用的Getan-2巡飞弹,数量约约273枚,主要打击目标是基辅的军事设施——目前来看基辅的瓦西里科夫机场是俄军这次打击的主要目标。而从现场图片来看,乌克兰这一次恐怕损失不小。
爆炸现场(资料图)
无人机成为 “战争新常态”。俄方战术目的明确,一是打击纵深目标,集中攻击乌中部和东部军事、能源与交通枢纽,以削弱乌军后勤保障能力和民众士气;二是规模威慑,通过大规模无人机群展示饱和攻击能力,冲击乌防空系统极限。此前乌方虽以每日 150 架次无人机袭扰俄本土,但俄方此次回击力度远超以往。乌方应对艰难,尽管乌军近期对俄别尔哥罗德州发动 40 架无人机反击,可因西方援助匮乏,防空系统应对吃力。
俄罗斯此次大规模无人机袭击行动,背后有着深层的战略考量。一方面,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打击乌克兰这些关键地区,能有效削弱乌军的后勤补给能力。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交通枢纽地位,一旦被破坏,乌军武器、弹药、物资等运输将陷入困境,为后续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美乌刚刚签署《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若这些地区被俄军进一步控制,泽连斯基手中可用于谈判的重要筹码——矿产资源,将受到极大威胁,这无疑会对乌方形成强大的战略威慑。
乌克兰全境连续9小时拉响空袭警报,基辅州多地基础设施被毁,紧急救援彻夜未停。俄方称此次行动是为“打击乌军武器库和雇佣兵据点”,但乌方反驳称袭击目标包含居民区和平民设施。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俄方选择在和谈后发动大规模袭击,既为削弱乌军后勤能力,亦是对美乌施压的政治威慑。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在活动上透露,俄无人机产量已翻倍,600多家公司参与生产。BlocknotRU报道,俄军计划进一步提升产量,预示未来袭击将更频繁。尤里·波多利亚卡强调,“天竺葵”无人机的低成本和高命中率,使俄军在空袭中占据优势。相比之下,乌克兰依赖的北约防空系统成本高昂,库存迅速耗尽。CNN指出,乌军防空导弹库存已接近枯竭,难以应对俄军持续的饱和攻击。
梅德韦杰夫:西方国家“最后通牒”对结束俄乌冲突没有帮助,据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称,西方国家的“最后通牒”对结束俄乌冲突没有帮助。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所有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的人都应该记住,仅靠和平谈判并不一定能结束敌对行为。谈判失败可能导致冲突进入有新武器和新参与者的“更可怕的阶段”。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梅德韦杰夫说,“谈判桌上没有的东西,”在“战场上总会有一些”东西可拿到。他还声称,“我们手中掌握的筹码远多于西方的制裁。”俄乌双方近日在土耳其重启谈判,并达成交换1000名战俘的协议,但双方核心问题仍未解决。俄罗斯坚持要求乌克兰撤军并不加入北约,而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撤军并承认其领土完整。梅德韦杰夫威胁称,“谈判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将在战场上得到。”与此马克龙和美国总统拜登近几日的表态也有些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