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环的能量相当于几十杯咖啡,还不会有心跳加速的副作用?”
近日,一款宣称能替代咖啡、实现“物理提神”的电子咖啡手环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部分网友称这是有电击功效的“缅北款”手环、简直就是“智商税”等。
严格来讲,电子咖啡手环和咖啡没什么联系。它是通过微电流调节神经系统的平衡性,从而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与咖啡相比,手环不会有成瘾性,也不会影响睡眠。原理不同、效果不同、适用人群不同,确实不能简单地划归为“智商税”。

技术本身无善恶,这款产品引发争议,源于价值实现的问题上。打工人的“提神小电环”,究竟是疲劳救星还是内卷帮凶?有网友评论说:“以前靠咖啡因硬撑,现在靠电流刺激”,调侃背后满是无奈和反感。
工作学习累了,最需要的就是休息。靠外力强行提神,只能缓解疲倦的表象,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长期如此,还可能淡化健康风险,使人陷入“越累越刺激、越刺激越累”的恶性循环,以及加剧社会焦虑,倘若被企业滥用为加班“标配”,则会使职场内卷越来越严重。电子咖啡手环,躲不脱人文拷问。
职场异化现象,不得不防。对于电子咖啡手环,需明确使用场景和定位,可仅限为“应急工具”,应用于长途驾驶、紧急救援等刚需场景。还需提示风险,避免孕妇等特殊人群误用。
科技赋能生活,除了提供便利,也必须兼顾人文关怀,触及社会需求的本质——打工人需要更多休息的保障,而不是更能强撑的“神器”。科技向善,人文温度藏在创新设计之初。唯有既服务于刚需,又坚守健康,科技产品才能真正得到认可。
企业转型该提提神了,一来,合理作息优于技术提神,应严格落实劳动者休息休假权;二来,提高效率优于增加时长,应以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
前段时间,多家大厂带头“反内卷”,例如到点强制员工下班、抵制形式化加班、取消大小周工作制等,得到不少网友点赞。优化员工管理,需要更多企业以人为本,把员工从无意义的加班中解放出来,以此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激发更多创造力。
最高效的提神方法,只需要最朴素的原理——休息。好好休息,让人能够好好休息。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