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 2-10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膜电位荧光探针,属于苯乙烯基类染料,专门用于活细胞膜电位的研究和膜动力学分析。它因快速响应、膜特异性强和生物相容性高,在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以及微生物膜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他FM染料相比,FM 2-10具有较短的脂肪链,赋予其较高的膜穿透速度和快速荧光响应,适合动态观察膜电位变化和内吞过程。
化学性质
FM 2-10由一个疏水性苯乙烯基核心与正电荷的极性基团组成。其疏水尾段可以插入磷脂双层膜,而正电荷基团使其在膜表面具有亲和性并能响应膜电位变化。FM 2-10的分子量较小,溶解性较好,易溶于水、PBS缓冲液及极性有机溶剂如DMSO和乙醇。由于其膜特异性强,FM 2-10主要停留在细胞膜表面或随膜内化进入胞内小泡,而不会自由扩散至细胞质,从而提供高特异性的荧光信号。
名称:FM 2-10膜电位荧光探针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特性
FM 2-10是一种红色荧光染料,其激发波长通常在515–540 nm之间,发射峰在580–620 nm范围内。其荧光信号对膜电位变化敏感:当膜去极化或超极化时,染料分布和荧光强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特性使FM 2-10可用于膜电位监测、膜重排观察以及内吞和囊泡循环研究。红色荧光的发射波长减少了细胞自发荧光的干扰,便于多通道联合成像实验。
应用领域
膜电位监测
FM 2-10能够实时反映细胞膜电位变化。在神经元、肌细胞或心肌细胞研究中,通过染料荧光变化可以分析膜去极化和动作电位传播过程,为电生理研究提供辅助工具。
膜标记与内吞研究
由于FM 2-10嵌入膜并随内吞囊泡进入细胞内,它被广泛用于研究内吞体形成、囊泡运输及膜回收机制。时间序列成像可以显示膜重排、囊泡迁移和内体融合等动态过程。
神经科学实验
在神经突触研究中,FM 2-10可标记突触前膜,并随囊泡循环进入突触小泡。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可以评估突触活动、囊泡循环效率及神经递质释放动力学,为神经信号传递研究提供直观数据。
多通道活细胞成像
FM 2-10红色荧光的特性使其可与绿色或蓝色荧光蛋白结合使用,实现多通道活细胞成像。例如,在研究细胞内信号通路和膜动力学同时进行时,FM 2-10可提供独立且稳定的膜荧光标记。
相关推荐:314041-07-1,TETA
254444-71-8,DOTA-4AMP
大环多胺化合物217973-03-0,DO3A
p-NO2-Bn-Cyclen
NODAGA-tris(t-Bu ester)
螯合剂1161415-28-6,NOTA-二叔丁酯
双功能整合剂181065-46-3,p-NH2-Bn-DOTA
446061-19-4,DOTA-p-苯-氨基-四叔丁酯
1295584-83-6,Maleimido-mono-amide-NOTA
2125661-92-7,NO2A-叠氮,NO2A-Azide,NO2A-N3
2089035-56-1,螯合剂NOTA-炔
轮环藤宁294-90-6,Cyclen
EAM-1,287970-46-1
以上内容来自西安齐岳生物小编zyl,所有试剂仅供科研工业使用,非直接食用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