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5月25日报道,朝鲜新型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中,司法机关已拘留了三名负责人:清津造船厂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和行政副厂长金勇鹤。
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组认为,以上三人对这起事件负有责任。24日,事故调查组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调查最新进展。
朝中社报道中称:“对军舰进行的详细水下和内部检查证实,与最初的说法不同,军舰底部没有出现破洞,船体右舷有刮痕,一定量的海水通过救援通道流入船尾部分”,并称“军舰受损程度并不严重”。
报道还称:“专家估计,通过从浸水船舱抽排海水保持军舰平衡并使船头离开滑道需要2-3天时间,而扶正军舰则需要约10天时间。”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5月21日,朝鲜新建造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仪式在清津造船厂举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仪式。驱逐舰在滑轨下水过程中发生侧翻事故。
朝中社当时报道称,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练、操作不慎,未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致使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破孔导致船体失衡,船首部分未脱离船台”。
事发后,金正恩提出严厉指责,称该事故为“重大事故、犯罪行为”,事故责任完全在于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军需工业部、中央船舶设计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和清津造船厂有关人员。
金正恩指示对此事立案调查,并要求务必在下月召开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会前完成舰体修复。金正恩强调,“尽快修复驱逐舰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业务性问题。”
据韩军22日透露,美国和韩国情报部门事发前评估认为,朝鲜此次侧滑式入水“极有可能失败”。
专家指出,朝鲜此次对事故公开的透明度十分罕见,或意在通过问责震慑军方,带有政治信号。
据韩军情报分析,此次发生事故的驱逐舰的规模与4月25日在南浦造船厂下水的首艘“崔贤”级驱逐舰相似,应该是第二艘“崔贤”级驱逐舰。朝方当时称,“崔贤”级驱逐舰具备对空、对舰、反潜与反导能力,并搭载超音速巡航导弹与战术弹道导弹等;还有专家指出,它可能可以携带短程战术核弹头。上述消息显示,朝鲜近期正加速建设海军力量。韩国军方认为,朝鲜研制新型驱逐舰可能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