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组成与冗余设计
1.
双机配置
该系统由两台恒电位仪组成(主机与备机),采用“一用一备”冗余设计。主机运行时,备机处于待命状态,实时监测主机状态。当主机出现故障(如输出异常、过热、短路)或无法维持设定电位时,备机自动切换投入运行,确保阴极保护系统不间断。
2.
3.
核心部件
4.
1. 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支持50A输出电流和50V输出电压,满足大功率阴极保护需求。
2. 电位控制器:包含比较放大器、移相触发器等模块,实现电位监测、信号比较与反馈调节。
3. 电极系统:
1. 工作电极:与被保护金属结构(如埋地管道)连接,接收极化电流。
2. 参比电极:提供稳定的电位参考点(如Cu/CuSO₄电极),实时监测通电点电位。
3. 辅助电极:与工作电极形成电流回路,通常为高硅铸铁或铂钌合金阳极。
二、负反馈控制原理
1.
电位测量与信号采集
参比电极持续测量被保护物的电位,将电位值转换为电信号(取样信号),传输至电位控制器。
2.
3.
信号比较与误差计算
取样信号与预设的控制电位(如-1.20V vs. Cu/CuSO₄)进行比较。若存在电位差(误差信号),表明当前电位偏离设定值。
4.
5.
反馈调节与输出调整
6.
1. 比较放大器:将误差信号放大,输出与电位差成正比的调节信号。
2. 移相触发器:根据调节信号调整触发脉冲的相位,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改变输出电压和电流。
3. 极化电流调节:通过调整输出电流,改变被保护物的电位,直至取样信号与控制信号相等,电位恢复至设定值。
7.
恒电位保持
系统持续监测电位变化,通过闭环反馈机制动态调整输出,确保电位恒定在设定范围内(误差≤±5mV)。
8.
三、自动切换与保护机制
1. 故障检测与切换逻辑
1. 自动切换装置实时监测主机的输出电流、电压及设备状态信号。
2. 当主机出现故障或电位偏离设定值超过阈值时,切换装置立即启动备机,并发出报警信号(如声光报警、远程通知)。
3. 切换时间通常≤1秒,确保保护连续性。
2. 过载与过电位保护
1. 限流功能:设定最大输出电流(如50A),防止阳极过载或电缆过热。
2. 过电位报警:当实际电位低于设定报警值时,设备停止输出并报警,避免保护过度或设备损坏。
四、技术参数与性能优势
1. 关键指标
1. 输出电流:50A(恒电流控制精度≤±1%)
2. 输出电压:50V
3. 恒电位精度:±5mV
4. 交流输入:220V±10%,50Hz±5%
5. 冷却方式:风冷
6. 防护等级:IP42(防尘防水)
7. 工作环境:-20℃~+55℃,相对湿度15%~90%
2. 优势分析
1. 高可靠性:冗余设计消除单点故障风险,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关键设施。
2. 精确控制:数字控制技术实现电位/电流的高精度调节,有效防止金属腐蚀。
3. 智能管理:支持RS-485 MODBUS通讯,可远程监控参数、调整设置,提升运维效率。
4. 环境适应性:宽温宽湿设计,适应恶劣工况(如高湿度、强腐蚀性气体)。
五、应用场景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
· 长输埋地管道:防止土壤腐蚀,延长管道寿命。
· 大型储罐区:保护罐底板免受地下水腐蚀。
· 发电厂接地网:降低接地电阻,防止电化学腐蚀。
· 海洋平台:抵御海水侵蚀,保障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