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纤纳光电”)以第一通讯单位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适用于平米级钙钛矿组件结晶的3D层流风场技术》(3D Laminar Flow-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s for Square Meter-Sized Solar Modules)的研究型论文。该论文首次系统阐释了稳效协同的平米级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的产业化路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玉晴)记者获悉,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纤纳光电”)以第一通讯单位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适用于平米级钙钛矿组件结晶的3D层流风场技术》(3D Laminar Flow-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s for Square Meter-Sized Solar Modules)的研究型论文。该论文首次系统阐释了稳效协同的平米级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的产业化路径。
据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单位)出具的报告,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独立第一作者单位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型论文。纤纳光电方面表示,这展现了纤纳光电深厚的研发功力,是公司近十年钙钛矿探索之路上的里程碑,是公司助力钙钛矿产业化发展的浓重一笔。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新一代光伏技术领域领跑全球。
在该研究中,纤纳光电牵头的研究团队首创了拥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的3D层流风场技术(LAD技术),通过理论计算与3D打印结合,构建大面积均匀气流场。“该方法巧妙地结合了行业常见的旋涂工艺与真空闪蒸工艺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点,并规避了这些技术各自在大面积生产和稳定性方面的劣势。”纤纳光电联合创始人、CTO颜步一表示。
他进一步介绍,得益于科技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在效率提升及理论计算方面提供的合作,这项新技术攻克了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与稳定性无法兼得的行业难题,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
“这项突破改写了钙钛矿光伏的发展路径。运用这项技术,纤纳光电推进了钙钛矿的商业化进程,完成了全球首个兆瓦级钙钛矿分布式屋顶电站、钙钛矿地面电站的建设和并网运行。”纤纳光电联合创始人、CEO姚冀众表示。
2015年,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纤纳光电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目前纤纳光电在钙钛矿出货量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据亚化咨询统计,2024年纤纳光电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
纤纳光电规划,未来公司将在LAD技术基础之上持续迭代大面积钙钛矿高质量结晶相关核心技术。公司将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钙钛矿及钙钛矿-晶硅叠层整线工艺,并将其应用于即将上线的GW级产线,持续推动钙钛矿技术的升级换代。